农民卖牛买画 传递出什么信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16:16 新华日报 | ||||||||
继股市、房产后,书画成为新的投资亮点。但在这股艺术投资热潮中,出现了令人警觉的现象——— 虽然时令已进入初夏,但北京、上海、南京一些大拍卖行的书画春季大拍卖仍在继续。“××的一幅画1500万元成交,创下××纪录”、“××作品800万成交,价格是3年前的5倍”……书画赚大钱的消息被人们兴奋地议论着。然而在买家卖家皆大欢喜的背后,记者却
南师大美术教授陈传席到山东参加书画笔会,发现有些地方疯狂热衷书画投资,一些农民竟然把牛卖了买书画;北京荣宝拍卖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这一点都不奇怪,我们下乡征集拍品的时候,亲眼看到有的农民卖了真驴买“纸驴”,让人替他们担心;我省名画家萧平,精于书画鉴定,有“江南一眼”的美誉。谈到现状,他有点无奈:现在书画市场不正常,连卖鱼卖虾的都进场竞拍,价格炒这么高,连我都不敢买了。 从欣赏到投资,艺术收藏功能异化 古今中外,收藏书画一直是有钱有闲人的事情。有的家族一幅好画能传几代人。可现在,很多买画者奋不顾身投入其中,并非喜爱书画艺术,而是纯粹为了升值,其终极目标就是过手一下,赚取差价。艺术收藏的这种“异化”,任何人都无法扭转。但对于农民卖牛买画这种投资行为,内行人大多不赞同。 青年美术评论家纪太年说:买画需要专业眼光,而农民并不具备。他们买画凭“耳”不凭“眼”,只知道论名气,如中国美协会员一个价,省级美协会员一个价,这种定价方式很幼稚,太容易吃亏了。 开了十几年画廊的珍女士,听说农民投资书画直摇头:买画容易兑现难。农民知道客户在哪里?这又不是青菜萝卜,背到市场上就能卖掉。我们专业画廊手上有固定客户,做得都很辛苦。农民买的那些画,将来卖给谁呢?按正常的市场规律,书画欣赏功能第一,增值功能第二,书画应该是一个长线投资品种,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农民卖牛买画,真的太冒险了! 书画是挂在墙上的股票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提示投资者无不知晓。然而,近年来,书画市场持续的高回报率使人们产生了误区:认为买画肯定增值,而且画家一旦去世,增值空间更大。一边画画、一边做着实业投资的国际华人美术家协会主席杨玉琪否认了这个观点:其实不然。比如,我手上就有一幅沈锡纯的画,当年他的名气可不小,是五六十年代活跃在中国画坛的大画家,五十年代中国美术年鉴上把他排在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的前面。可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他呢,他的画没人要,根本卖不出去。过去的画家还是真才实学的东西,现在的许多画家就玄了,因为他们的名气是靠炒作出来的,而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这些人在世时也许轰轰烈烈,但将来就会默默无闻。 香港收藏圈有句行话,叫“书画是挂在墙上的股票”。南京青年美术批评家张蔚星分析道:这个提法很形象。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没有美术市场,书画的价值被冰冻了。如今人们的口袋确实比过去鼓了,因而过去无人问津的现当代书画价格呈现出爆涨的态势,这是时间换来的空间。可现在好多画家,每天忙于制作商品画,他们的画风与古人相似,艺术上也没有突破,但标价却比明清古画还高,价格严重高估。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这些商品画就是废纸一张。农民如果没有风险意识,糊里糊涂买画,弄得不好就是往水里扔钱。 艺术市场价格失真亟待规范 “上半年7万元买了一张画,下半年30万元出手”、“几年前不经意买的一张画,现在有人愿出50万收购”……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投资书画的冲动是由这些“书画财富神话”挑起的。但谁怀疑过这些神话背后的“猫腻”呢? 现如今书画拍卖,一些画家或收藏家暗中派人高价买下与己相关的作品,制造高价成交的假象。除了假,书画价格还乱。同样是我省一位中年画家的作品,功力、风格、大小都差不多,在最近的一次拍卖会上,2万多元一幅,而省美术馆画廊里标价只有8000多元,但你若到画家本人手中去买,价格是1.2万到1.5万元。到底哪个价位代表画家的真实水平? 书画市场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在圈内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可那些失真的价格数据却成了包括农民在内的中小投资者的决策依据,不得不叫人为他们捏把汗。所以有识之士呼吁,对日益成长的书画市场及早管理,否则畸形发展将引来更多的盲目投资者。 (张粉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