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俑对视 目光穿越千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0:39 新民周刊 | |||||||||
当时间的脚步跨向2005年的门槛,一批展现中国周秦汉唐四个兴盛王朝的国宝级文物在上海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E时代,近距离感受先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凝固千年光阴的器物上,感悟一种高水平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并让我们于仰天长叹中检点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搏浪沉浮的种种得失。 撰稿 沈嘉禄(记者)
历史的大门再次被徐徐推开——12月28日,“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将在上海博物馆迎接穿越千年的惊讶目光。开幕那天,仿制的唐代城门、“全副武装”的秦俑仪仗队、唐代宫廷乐舞表演,还有绛州锣鼓和陕北腰鼓表演,将秦风唐韵活生生地展现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心,强悍的古风,带着黄土白日的炫目色彩,从上海的千仞崇楼中间呼啸而过。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难抑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是继2002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和去年的《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后,又一次中国古代艺术的盛宴。”他慨然断言:“肯定会轰动。此次大展必然激励人们回顾周秦汉唐煌煌文明史、学习中国历史的热潮,为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新的文化积淀。” 逼真造景还原千年历史 本次大展集中展示了陕西省近年出土的最新重要考古发现,并荟萃了诸多珍贵文物,共计219件(组)。为了此次大展,上海博物馆耗资30余万元将第一、二、三展厅共计2100平方米的展厅重新装修,是历届大展中造景最多的一次。“有些省市博物馆每年的文物征集费也不过如此。”陈燮君为上海市政府对文博事业的大力支持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记者在何家村窖藏名器展厅里看到,地坪已铺上青色的地砖,展柜嵌入仿制的唐代宫墙中间,粉墙上的青瓦连成一线,立柱与柱础非常逼真,朴素而不失大唐风范。在陈列秦俑的专厅内,特意将该展厅的天庭提升,制造了一个深12米、宽6.48米,长7米的兵马俑坑。并还原了30年前兵马俑的发掘场景,连模拟发掘现场的黄土疙瘩都是从西安装了几麻袋运来的。 在汉唐壁画展厅内,陈列了12幅以第三代技术揭取的墓室壁画,其中包括《内侍图》、《仕女图》等。去年才出土的《车马出行图》在修复后是第一次出省展出,为了避免掉色和破裂,布置时上部向后倾斜了3度以上。为了营造当时墓穴中的气氛,上博采用电脑喷绘技术,原样复制了12幅顶天立地的壁画,烘托了一个壮美无比的视觉空间,色彩上与真迹无异,连布展的技术人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次文明大展,还将北周安伽墓的石门和贴金彩绘浅浮雕围屏石榻原封不动地搬到上博,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安伽墓内部真实原貌,不仅在墓室里有围屏石榻,而且还有完整的门额、门楣、门框、门扉、门墩、门槛组成的石门,门前还有两座石狮子。而最为精彩之处,就是石榻围屏上的12幅屏风画。金色熠熠,朱色鲜艳,真实再现了六世纪中亚胡人贵族宴饮、出行、乐舞、射猎等日常生活,是一件精美的国宝级文物。展览部主任助理陆鹏亮向记者介绍:“那是一件体量超重的文物,上面绘彩贴金,2000年现场发掘时,发现石屏已扑在石榻上,所以贴金保存相当完好,绘彩也极为鲜艳。但毕竟积淀了千年岁月,极薄的金箔可能吹口气就会飞掉,在布置时,得先衬层棉纸,然后戴着手套在允许下手处搬运。”他还强调:“出土后一直存放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内,不作展览,所以此次到上海来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上博展览部副主任李仲谋对记者说:“保证文物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展示文物是一对矛盾。但我们将文物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些文物对湿度温度非常敏感,这是展览时保证安全的关键。比如壁画要求湿度在65%,而石榻的湿度要求为75%,它们又是在同一展厅内,所以我们会营造好各个小环境。再比如北周安伽墓的贴金浅浮雕石门额和石榻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只留有一个前窗和两个小窗口让观众观看,另外还放大复制了一幅幅生动的红底色为主基调的石室拓片被做成灯箱后陈列在走廊上,供观众近距离观摩。兵马俑坑只留了一面对着观众,为了防止微尘落到兵马俑上面造成肉眼看不到色彩变化,考虑再三就加了一层玻璃。如果某件文物需要干燥的环境,我们就只能在附近陈放去湿剂。这也是上博以人为本陈列原则的体现。” 上博为了造势,在展厅布置及展品抵沪的每个时间节点,都会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海内外记者纷纷抢镜报道。陈燮君馆长借助媒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开幕前已将此次大展炒得如滚粥般沸腾,他本人撰写并在报端显著位置刊发的文章就不下十多篇,最有分量的一篇学术论文有2.5万字。《上海文博》、《文物天地》都会有特刊特辑出版。 上博是如何感动上帝的? 大展开幕前的一段日子里,陈燮君馆长忙得是一路小跑。在布展的前几天,记者终于在他的办公室“埋伏”多时,“逮”着后作了一次专访。题目就是一个:“上博是如何感动上帝的?” 这个上帝就是陕西省博物馆。记者从现场得知,这些出土文物除金银器比较经得起“碰”以外,兵马俑、壁画、陶瓷等文物都是极其娇贵脆弱的,一碰而有破损,就是无法估量的损失,也是对子孙后代的祸害,所以,如此重量级的文物几乎没有出省展览过,比如壁画,只有其中的两三幅出过国,还是作为重大文化交流出去的。带彩的兵马俑若想借展,谈也别谈。那么上海博物馆有什么法道让他们开这个口子呢? “我个人没有什么法道。”陈燮君说,“我只说三件事。第一件是在我们举办国宝展时,我们请陕西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张廷皓来参加学术活动,那天晚上,我们看了展览,来到大门口,已是九十点钟了,西北风呼呼地吹,气温很低,但排队看夜场的观众还是络绎不绝,有些还是从外地赶来的。张局长看了非常感慨,认为上海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都是非常大的。我就探他口风,说要是陕西的文物来上海展览,肯定也会引起轰动的,这对进一步提高陕西的知名度,推动陕西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很有利的。 “有了这个感受和基础,我们在国宝展后有了经常的接触,去年年底,我们带了些国宝展的图录到陕西拜访,他们看了图录后大为惊讶。我们当场表示,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水平给陕西的文物作一次全面的档案记录,便于他们学术研究。他们对此是动心的。接着我们就开了一份‘菜单’,也就是希望在上海办大展的文物清单,他们的专家看了当场吓了一跳。是的,我们的胃口是很大的,但是你想,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办展,不仅要体现上海水平,更要体现中国的水平嘛。张局长对我们的想法是认同的,他很支持,在许多场合都是慷慨激昂的。有局长的拍板,我们就放心了。 “接下来,我们在今年4月份派出一支技术精良10人摄影队到陕西去给文物‘留影’,陕西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何家村博物馆都去拍,一连工作了两个月。连此次不送展的文物也给拍了,就是实践我们的承诺,给西安方面留下最精确的文物资料。我们的摄影设备是非常高级的,图片精度可达到2000万像素,实际上还可以达到6600万像素。比如佛像上的织物,缠着许多金丝,以前肉眼看不清楚,拍了照片后发现这些金丝都编成了中国结的图样,这可了不得啊。所以我们的图片大大推动了全国文物界的学术研究。后来有人传出话说我们的照相机价值6600万元,其实是误会。 “我们的摄影队连扫帚抹布都是自己准备的,干完了活,负责打扫干净。陕西方面的文物专家说,我们比日本人干得都精细。我们的工作确实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干到深夜,第二天一早接着干。一些女孩子趁着两次摄影的间隙躺在泡沫塑料垫片上歇一会,常常一躺倒就睡着了。吃的方面也很简单,有一天摄影队的负责人想慰问一下队员,到天天吃饭的那家小饭馆,老板也不相信,以为每天点番茄炒蛋的我们这伙人没有钱。结果那一顿加菜狠狠地吃,也没超过500元。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得知这个情况后,特意安排上海电视台派出一支摄制组到现场报道我们的工作作风和上海精神。陕西方面目睹了我们的工作全程,也为之感动。所以后来我们与他们的合作非常顺利。” 最后,陈燮君也说起了此次大展的一个遗憾,本来计划将昭陵六骏中的四件石质高浮雕唐马运到上海参展的(另两件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但上博的文物专家到碑林博物馆考察后发现,四件石马已经碎得很脆弱了,而且每件重达两三吨,搬运时风险太大,本着对文物的负责精神,考虑再三,只得忍痛放弃。 精美图录需用小车推 据上海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峰透露,为配合文明大展,除了集录来展所有文物的图录,本次还将有超越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的精品图录《周秦汉唐文明特集》出版。该集一套三巨册:分别为《壁画卷》、《法门寺卷》和《珍宝卷》。这套图录将力图将陕西省公藏的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物几近囊括。壁画分册将展现100余幅壁画精品,而器物部分则将着重展示以往图录中未曾表现的文物各侧面及细部情况。整体出版工作以《晋唐宋元书画特集》和《淳化阁帖最善本特集》的原班人马制作。这套图录售价为1.5万元,总共才有限印刷了1500套,其中500套按协议返回陕西供学术研究,在上海只发售1000套,在开展前已被闻知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订得差不多了。 由于图录重达35公斤,上博特意准备了一批小推车,凡购买图录者均可获赠一辆,否则靠自身体力是提不动的。 当然,为了普及文物知识,在陈燮君馆长的策划下,还编辑出版了普及版《周秦汉唐的辉煌》一书,售价28元,大量图片和解说,铜版纸精印,很值这个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