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里,这是一群显得最为落魄的富翁阶层,一张方凳,终日守着一堆破碗碎瓷、旧书陈画,拖鞋、粗衣和满手戒指成了他们最为典型的特征,面对各种衣着光鲜的过客,他们漠然的表情让你很难猜测到他的底线。
乱世黄金、太平古玩。在南京的朝天宫旧货交易市场,这样的一群投机者因时机而过得特别滋润。他们独特的生存方式也成为都市画像中的一群另类。
朝天宫最为热闹的日子是每周的星期六一大早,类似于农村的旧风俗“赶集”,有好货想出手的、想淘便宜货的,都会在天不亮时就来此。
你很难想到,这样一群衣着寻常、不招人眼的人,都会自己开着车来。手里货特别好的,对方价钱又出得高的,轻轻松松地就完成了一件交易,如果顺利,这一件交易可以让他们舒服地过上一年。
在这里,有很多定点设摊的摊主,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他们都会准时地出现坐在这里,等着识货的行家来寻找他们心仪的宝物。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朝天宫旧货市场每年的交易量超过千万,这些摆地摊的摊主当中,很多人都是百万富翁。原因很简单,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民间投资收藏热的兴起,造就了众多摆摊的百万富翁们。
玩这一行的都被人骗过
王琨(化名)是这个旧货市场的常客,每周六一大早,他总是单人单车来此。在朝天宫外面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守着几件瓷器,王琨推了推眼镜告诉记者,干这一行已经有10年了,主要是把市场上认为好卖的东西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令他头痛的是好货越来越难找,假货泛滥得太厉害了。
据他介绍,在朝天宫这样的古玩市场,真品还是很少的,这么大的市场能有两三件真品就不错了。他透露他自己也会偶尔淘上几件,或珍藏或转卖。像他今天带来的一尊颜色暗淡发灰的佛像,淘来时只要百把块钱,可经过今天这么一倒卖,就会翻上好几倍。他说其实干这行是要有窍门的,好的古玩商不仅要具备较深的历史、工艺、艺术造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会对顾客察言观色,善于发现顾客的心理价位。他们不会为一般的讨价还价而心动,除非你是碰到了假货贩子。
不时有人拿着其他的瓷器来和王琨切磋,也有人想拿其他的古董来交换他的瓷器。几次交易失败之后,一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先生买走了佛像,王琨说,这笔生意并不赚多少钱,只是最近手头资金周转有些困难,这一单只能买2个雅阁车的轮子,一个月前卖了2个明朝的瓷碗,能在河西买下一个卧室。来自农村的王琨坦言,最初干这行的动力很单纯,看到有人卖了1个破碗就盖起了一幢楼房。干这一行的人基本上都被人骗过。自己刚开始干的时候,曾被人骗得倾家荡产,所以现在格外谨慎。对钱的态度,王琨很直率,越多越好,没钱才可怕。
大学生也摆地摊
在这群古玩卖主中,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不乏手拿本科文凭的大学生。黄杰(化名)就是一名毕业2年的大学生,在大学主修历史专业,毕业后不想当老师,也不想进乏味的研究所。出于对古文化的爱好,他选择在别人看来“犯傻”的职业,丢下“铁饭碗”在朝天宫摆地摊。
当记者问及他为什么卖玉时,他直言不讳:在学校学得就是历史,对这方面也算有点研究,而且以前的文学史老师是个懂玉的行家,家里收藏着很多的玉石,受老师的熏陶喜欢上了古玉,他边说边拿起1个玉镯,向记者介绍起来,从这个镯子的切工,色泽,纹路再到它的年代,说得有板有眼。
他坦言:兴趣是一方面,但也有自己的目标,希望在近2年内在南京安家落户,不想再租房过漂泊的生活了。
地摊富翁中老头最多
朝天宫古玩市场老头老太很多,他们是九十年代中期一块破布起家,现在是有房有车,身家数百万。有一位陈姓老先生年轻时是个爱收藏书画的玩主,齐白石、徐悲鸿的诸多真迹他这里都有,现在老了,也就是双休日在这里摆摆摊,纯粹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做做,打发时间,会会识货的玩友。
旧书摊的特点就是旧,在陈老先生的书摊上,已经书页泛黄,不能翻动的书比比皆是,然而就是这些书有很多人来光顾。老者对记者说道,这些旧书都是自己的宝贝,都是自己年轻时费尽心思淘过来的,当然了,这些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藏品,许多自己最为钟爱的书,他是不会拿出来轻易示人的。但是如果碰到真正识货的藏友,他也是会抱着“奇文共欣赏”的心态,与他们一起探讨与分享,从中获得乐趣。
一般他们是不会主动开价的,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喜欢的随便看看,你给个价。”然后介绍一番自己的宝贝,当年多少价在哪买的,有谁谁的签名,憨憨的笑容是一直挂在嘴角边的。 (张怡 时新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