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空位加字正常邮票变错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4: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空位加字正常邮票变错版

  天天收藏

  本报讯(记者 陈莹)钱先生近日花了9000多元购买了一枚“蔡伦-公元前”的“错版”邮票。但当钱先生欲将手上的邮票转手卖出时却被告知,这只是一张以正常票补了个“前”字伪造的冒牌货。

  收藏专家提醒,初入门者由于对藏品的历史和行情还不熟悉,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最好远离错版。另外,对纸质品的收藏来说,也并非逢“错版”都值钱。

  “蔡伦”错版票价值连城

  所谓“蔡伦-公元前”邮票,是指1962年我国发行的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套票中的第一枚的错版票。该套邮票一套8枚,分别介绍8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其中第一枚介绍的是发明造纸术的蔡伦。邮票上每位科学家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由于蔡伦的生年难以考证,因而票面年份上写的应该是“蔡伦(公元?~一二一)汉”。

  但在原设计图稿上,这一年份却被误写成“蔡伦(公元前?~一二一)汉”。直到印刷打样时,这一错误才被发现,工人们连忙将印版上的“前”字去掉,但由于疏忽,每一全张邮票中都有一枚的“前”字漏改,使得约几千枚上述错版票流入了市面。目前全新的“蔡伦-公元前”错版票市价已超过2万元,回收价也超过1.5万元。

  正常票略加改造成“错版”

  那钱先生的蔡伦“错版”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收藏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当年工人只将印版上的“前”字去掉,但并未补上空格,使得如今正常票年份的标注都是“蔡伦(公元?~一二一)汉”,这中间的空位就给不少邮票贩子造假提供了空间。

  “他们直接在空位上补上前字就来冒充错版票,”该专家提醒收藏者,真正的错版票极为珍贵,所以如果有人拿着一大沓兜售的话肯定是假票。另外,收藏者在购买该票时应仔细辨认年份上的字体、颜色深浅等,最好使用高倍放大镜等设备进行鉴别,而且最好是在行家的指点下进行。

  提醒:新手应远离“错版”陷阱

  邮票、人民币、火花等纸质类的收藏品,由于其材质较容易做手脚,往往成为造假分子重点关注的对象。比如,将正常邮票上面的面值、志号或者某几个字通过化学褪色的方法去掉,谎称是“错版”票,哄抬价格。专家表示,这类邮票若放在荧光灯下自己辨认,通常可发现在原来有字的位置上出现荧光反应。

  而在人民币收藏方面,造假分子也会拿假币谎称是错版币以卖高价钱。对此,专家指出,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如果是真币肯定不会有错,有错的肯定就是假币,也就没有收藏价值。专家建议,初学者听到“错版”二字应该提高警惕,尤其在没有行家陪同的情况下,最好远离这类藏品。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