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上海展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 15:45 新民晚报

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上海展出

圣像画展品体现完美的学院派绘画手法

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上海展出

布格罗作品《迷失的仙女》

  本报讯(记者 林明杰)即使是熟悉西方艺术的中国专业人士也未必见识过目前正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100幅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但这些画作的级别和水准堪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藏品媲美。《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将展至8月20日。

  100幅作品的创作者分别代表了欧洲19世纪的重要艺术流派:莱顿、罗塞蒂、透纳、柯罗、米勒、莫奈、雷诺阿、毕沙罗、提索特、蒙克、佐恩……都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丰碑。这100幅绘画精品鲜为人知,是因为它们在其艺术价值还不为大众所赏识的年代就被一些独具慧眼的私人收藏家收藏;上世纪90年代,又陆续归西班牙裔墨西哥企业家安东尼奥·佩雷斯·西蒙所藏。西蒙基金会是墨西哥一家非营利性的慈善机构,同时它也是欧洲本土之外最大的艺术品私人收藏机构之一。其艺术收藏种类丰富,上至欧洲中世纪的圣像画,近到20世纪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尤以欧洲19-20世纪的绘画和雕塑收藏最为丰富和精彩。这次来华首展的100幅绘画精品,涵盖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拉斐尔前派等众多充分代表那一时期艺术风格的作品。展览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学院派与古典人体”“浪漫风情与怀古”“光与色的交响”“劳动的赞歌”四个艺术主题的板块。

  西蒙先生在画册序言中向中国观众作了一番“导览”。他说,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对19世纪欧洲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他以坚定的学院派画家布格罗的《迷失的仙女》为例,这幅构图完美的裸女画所用艺术手法并不“纯粹”。这也反映在布格罗的另一幅作品《罗马之美》中,画中女主人公以完美的学院派手法处理,但画面左端树冠的画法却带有印象派特点。19世纪古典画风与印象派颇有渊源,如布雷东、杜普荷和莱尔米特三位擅长田园风光的画家,对后来的印象派影响很大,梵高十分推崇他们。

  展览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感受,正如其名称“唯美”。但是,西蒙先生指出,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和卡巴内尔的《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表现了一种残忍与美的奇妙混合。这两幅画提醒我们,不应当把“美”混同于“好看”。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