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宋帝王和宋文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0:34 新浪论坛

  《资治通鉴》取材广博,参阅的书籍除17部正史外,还有322种杂史。每种史料均经过严格的审定、鉴别,考证极其详密。体例采用编年体、按照年、四时、月、日的次序纪事。以朝代为纪,共有16纪。引用的史料中,如遇有记载矛盾处,均注明取舍的理由。书中还引用一些前人的史论,同时又亲撰史论118篇,以“臣光曰……”的形式编入书中,书成后呈送神宗,神宗阅后认为“鉴于往事,有资治道”,于是御赐书名《资治通鉴》。

  《梦溪笔谈》

  该书由北宋沈括撰写,共26卷,又有《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

  沈括23岁时以父荫袭沐阳主簿的官职,当时他主持疏浚沐水,造田7000顷,名声大振。9年后,他参加科考得中进士,被英宗任命为昭文阁校勘,神宗即位后,被任命为检正中书房公事,不久又提举司天监,制造浑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并受命主持编制新历法。后参加王安石变法,赴淮南、两浙等地察访,推行青苗、农田水利等法。后又出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提出加强边备并改革旧政数十事。在出使辽国途中,他绘制和记录沿途山川地势著成《使辽国图抄》之后,又改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再后来又两次遭贬降职地方。总之,他既在中央任职,又在基础为官,由于帝王对他的信任,将他造就成了热爱科学、熟知科学的人才,可以说是阅历深广,经验丰富,博学多闻,精于思考,于是在晚年便著成《梦溪笔谈》一书。

  水运仪象台

  北宋哲宗元祐元年,也就是公元1086年,精通天文的吏部尚书苏颂向哲宗皇帝请求重新制作浑仪(又名浑天仪,是我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皇帝立即批准,并任命苏颂为提举,负责领导创制工作。苏颂本人通晓律历,他又挑选通晓算术、善于巧思的吏部令史韩公廉同自己一起主持这项工作。历时近3年才完成。

  新的浑仪结构精巧复杂,兼有多种功能,在其所著的《新仪象法要》一书中有详细描述:仪象台高35.65尺(约合12米),宽21尺。台分为三,最上层设置浑仪,中间一层安放浑象(表示天象的仪器),最下层则放置司辰(掌握时间的仪器)。三部分相互连通,浑然一体,由一部结构精巧的机器贯联起来,动力传输部分靠水流冲激使水轮转动自动完成,不必依靠人力,初步实现了观测仪器与天象保持同步。

  《营造法式》

  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专门颁布诏书,出版了世界历史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这时,该书作者李诫已经过世3年了。

  李诫系管城人,即今河南郑州,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担任将作监的官职。其实级别低小得很,是隶属于工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宫廷内的宫室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的设计和工程施工。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李诫奉命编修《营造法式》,至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完成。之后,又命李诫根据当时要求重新编修,3年后成书,又过3年进行刊印。全书共36卷,357篇,3555条,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5部分,内容来自当时熟练工匠的实际操作经验,扎实可靠,成为当时宫式建筑的规范。可以说,《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该书漂洋过海传到国外后,不仅对日本、东南亚一带的建筑有所影响,直至今日,世界上许多建筑设计师都从中获取了不少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