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67家外资画廊京城卖画(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9:09 北京日报

  艺术中心开幕大展为观众呈现的是《85新潮: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运动》,与在美术馆看展览不同,任何希望了解这段美术历史的人,只要沉下心来,认真揣摩作品,再认真品评一番对画家以及艺术风格的评价,那段历史便可了然于胸。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郭晓彦曾在广东美术馆供职,深深感到尤伦斯这样一家专业艺术机构对艺术品的成熟态度。“一件艺术品在这里得到的呵护完全不同,专家强调的不仅是恒温恒湿的环境,他们还经常关注画框是否发霉、色彩如何长久保持、挂画如何保证最佳视觉等问题。”所有工序都有严格规范,比如拆开、包装都要戴手套这个细节,国内许多美术馆很难做到。

  28岁的吕文静为自己能加入到尤伦斯这一国际化团队而自豪。“我每天都很兴奋,每天都有惊喜,我们的展览真的很棒。”尤伦斯的策展人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中国,不少都是在国际美术界响当当的人物,在吕文静看来,最重要的是,这支团队以专业和学术的眼光对待艺术。

  而作为展览的延伸项目,音乐、表演、文化艺术论坛等活动同样可以参与,艺术商店、咖啡厅、图书馆、餐厅让这里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画廊的别样景致。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艺术中心出资人尤伦斯夫妇带来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的全新理念。这对比利时夫妇是国际知名的收藏大家,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收藏了有2000件中国历代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品。尤伦斯先生说,他的叔叔曾在中国做过外交官,父亲也曾到过中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开始了在北京的艺术探险。“刚开始我有些迷失,但很快我被艺术家深深吸引了,我和妻子一起到艺术家工作室做客,谈艺术,谈审美,从不谈论钱。当时画廊、拍卖行还不存在。”去年11月,在媒体见面会上,这位一头灰发的大富豪目光热切、坚毅,他表达了当代艺术中心想为中国观众和中国艺术家提供更多机会的心愿。

  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

  随着外资画廊不断进入北京,许多本土优秀艺术家走向世界。徐冰、蔡国强、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方力钧等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所以能在海外拍卖市场创造一个个奇迹,和外资画廊的进入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北京总共有500家专业画廊,其中67家来自海外。业内人士分析,外资画廊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其艺术推广方式、资金运作经验对中国画廊业的发展有借鉴作用,会带动本土画廊的成长。同时,外资画廊的进入也带来了不同观念、做法的碰撞。

  四分之三画廊主持人李文子注意到,由于外资画廊的客户群更多在国外,因此,他们带动起来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当代艺术的特有现象,使艺术家创作有迎合的成分,也加剧了艺术家的浮躁心态。“这些现象与资本实力有关,国内收藏队伍还有限,投资、保值、炒作的比例偏大,这会反过来影响艺术家和艺术品经营。”李文子认为,外资画廊之所以带来了喧嚣,更大的成分是资本的作用力。

  与当初本土画廊比谁活得更长的艰难处境不同,如今,本土画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许多画廊经营人自己就是策展人和评论家,他们对本土艺术资源具有深入挖掘能力,在艺术市场积累的经验正日益成熟,更有天然的地缘和人脉优势,本土画廊的优势已经开始日渐显示。更令人激动的是,收藏队伍也将有更强有力的保障。根据汇丰银行和上海复旦大学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在未来10年内,内地年收入达到7500美元至2.5万美元的中产阶层将会进一步激增超过1亿人。胡润百富的调查也表明,38%的国内富人已开始收藏艺术品。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内,谁能掌握最好的艺术家资源,谁将成为未来艺术市场的最大赢家。外资画廊在未来的时间里,究竟能否像推销好莱坞电影或麦当劳文化那样,成功地推出他们的当代艺术家,赢得中国的市场?现在只是较量的开始。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