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中国画廊风云榜(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1:02 新浪论坛

  BEIJING COMMUNE

  北京公社: 别样的“冷”

  《画廊》点评:在798有个很奇怪的地方,门口没有任何招牌,而且门永远都是关闭着的,只是偶尔众多艺术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才让人猜测大概是展览开幕。这就是北京公社,由纽约画商Max Protetch与评论家冷林共同设立的画廊。自2004年成立以来,展览密度虽然不大,出手却都是重量级的,而且在布展上总是别出心裁,对展览作品与空间的关系极为讲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看来读美术史出身的冷林就是与众不同。2007年9月份,冷林为岳敏君举办第二个个展——“寻找艺术”,偌大的空间只陈列一幅画有巨大迷宫的作品和一本书《艺术是什么》,书上记录了形形色色对“什么是艺术”的说法,这种别样的空间容易让人沉下心来冷静地思考问题。而8月份为赵半荻做的展览展期长达4个多月,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与作品进行交流。冷林也确实够“冷”,与当前喧嚣浮躁的艺术市场的“热”形成了很好的对比。看得出来北京公社一直努力尝试建立起一种推动当代艺术的新模式,一种介于博物馆和画廊之间的新空间。良好的展览品质,已经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相信,学术会为他带来商业的期望值。

  XI DONG CHENG SPACE

  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 “借盘”高手

  《画廊》点评:2007年2月28日,程昕东受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的邀请策划大型展览“中国当代社会艺术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首次在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开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使程昕东成为年初的一大新闻热点。而11月3日,程昕东在798艺术区又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并以意大利新写实主义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比斯特列托的个展作为开幕展,又聚集了众多人气。到目前为止,这是程昕东第四个艺术空间,可见程昕东不但“好色”,而且“花心”——深受法国文化影响的他,出场时如明星般时尚眩目,永远都是西装、鲜艳围巾。在798总是不时地看到法国总统萨科奇、总统夫人或其他外国人士到他的空间参观,增加了新闻媒体的看点。作为法籍华裔的程昕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到法国,曾任法兰西画廊亚洲部主任。游走于中法之间的程昕东,深谙“借盘”之道。借助法兰西画廊的国际声望,他一方面积极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拓展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海外的市场;一方面从法国携来了近百件世界艺术大师的巨制名作,介绍给中国。众所周知的罗丹经典之作《思想者》在中国的展出就是由程昕东一手策划的,作品最后落户上海。在惊叹程昕东的“花心”和“野心”之余,也不得不佩服他过人的精力、魅力和智慧,不愧为借盘高手。

  WHITE SPACE

  空白空间:“纽带”之道

  《画廊》点评:2007年初,北京空白空间又迎来了一个中西艺术对话的展览:西班牙顶级大师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和当代艺术家单凡的联展,他们的作品意气相投,产生一种奇妙的呼应。这是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ALEXANDER OCHS)自2004年2月在北京设立了“空白空间”之后的第三个中西方艺术家的联展,这些西方艺术大师几乎都参加过重要的卡塞尔文献展。每年一度的联展已经成为空白空间的主打项目,它已相继举办了“瑞士艺术家FRANZ GERTSCH和方力钧”、 “奥地利艺术家Hermann Nitsch和杨少斌”等一系列联展。空白空间不但沿袭柏林画廊推广优秀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而且积极地在东西方艺术中寻找某种关联性,给中国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西方当代艺术以及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引导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收藏,因而这些联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身为艺术家的空白空间总监田源深深明白,中国当代艺术不仅仅需要输出,同时也需要引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汲取艺术养分。虽然目前这些西方艺术作品由于审美、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暂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毫无疑问,空白空间这种独到之处,为其打造自己的品牌埋下了伏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