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岭南画派:书画收藏的潜力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2:50 新浪论坛

  

岭南画派:书画收藏的潜力股

柿石飞鸟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杨杰祥,广东中山人,六岁自学诗歌话印艺术,涉猎文学创作,爱好鉴藏字画,曾受廖冰兄、杨善深、方成、牛文诸先生的指导。诗词得伍汉文先生的启蒙,早年由程锡铭先生培养,引入艺途。其多件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其艺术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大辞典》的等多种辞书。著有《杨杰祥书法集》、《杨杰祥书画集》等。

  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代中国画市场交易上,广东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一直无法能与江浙艺术家的作品同日而语,但近年来,从拍卖市场可见,岭南近代书画精品呈强劲的上升势头,不少收藏家也开始挖掘这一块的收藏价值洼地,其中就包括瀚海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理杨杰祥。

  “从当前收藏市场的走势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岭南画派将受到各地藏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其市场价值还会持续上升。”入行20年,身兼画家、鉴藏家、经营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杨杰祥十分看好岭南画派在书画收藏市场中的潜力,把此作为其目前收藏与经营的重点之一。

  岭南画派的收藏价值

  岭南画派的收藏价值离不开其艺术价值。杨杰祥认为,作为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画派之一,岭南画派可谓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岭南画派”的革新精神与其创始人的特殊经历和思想倾向紧密相关。该画派无论是其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一陈”, 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还是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画派第二代,即“岭南四大家”,几乎都曾留学东洋,“而东洋艺术实际根在中国,这体现了一种艺术表现和东方人文思想的回归。”杨杰祥说。以“瀚海”所藏的高剑父的《双牛图》为例,这幅写生对宋院体用色手法做了吸收的同时融合了东洋美术的表现效果,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温情。

  八十年代初期,“岭南四大家”曾合作完成了百余幅作品,可谓“岭南四家荟萃一堂叹为观止”。 这些合作作品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也以绘画的语言反映了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的文献意义。“瀚海”的藏品中便有一幅《柿石飞鸟图》:赵少昂画柿,黎雄才画石和飞鸟,关山月画野菊,杨善深画竹。杨杰祥介绍,赵少昂画柿的笔触和用色与传统画法有很大的区别,它完美地吸收了西洋艺术的光影表现;杨善深以书法运笔表现中国画传统题材的竹子,具强烈的个人风格;黎雄才的石头既体现严谨的传统法度,又符合了现代审美眼光。

  置身于20世纪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历史变革中,岭南画派众家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折衷中西,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将西洋和东洋美术手法植入传统中国画中。在题材上它注重对现代事物的表现与思考,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而作品强烈的时代性也增加了其收藏价值。

  “岭南画派”中山籍画家方人定

  在“岭南画派”众多代表人物中,中山籍画家方人定以人物画见长。在瀚海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了方人定的代表作之一《华侨农场所见》———一赤脚女青年正在一堆稻草上系头巾,身旁的草堆上放着刚扔下的镰刀。她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一个随处可见的农家场景,方人定以书法的线条入画,融入了诗的意境,刻画细腻感人,格调高雅清新,把传统和现代,东洋和西洋艺术完美结合。

  杨杰祥介绍,方人定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可归结于他的学养。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和诗人。他从早期的以唐诗为题材的《琵琶行》和《西厢记》组画到后来的中年、老年的一些现代题材画的创作,其绘画思想和表现手法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尤其是在表现现代人物上,体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除此之外,方人定还是一个美术史论学者,有着深厚的理论修养,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与黄般若等国画研究会成员所代表的旧国画派之间一场论战可以说是推动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这样一位在中国美术史上落下重要一笔的著名中山籍岭南画派大家的艺术品价值并未被本地书画收藏家所普遍认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中山书画收藏者的水平有待提高。

  学养影响收藏水平

  杨杰祥表示,岭南画派的大师作品市场价格目前仍未到位。由于画派形成时间不长、名家数目不多,分布较集中在两广地区,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在有限的关注范围内,具有前瞻眼光的收藏者才能较容易地挖掘到有价值的“矿石”。然而,岭南画派没有特定的表现语言和体系,每一位画家都是秉承革新的精神,凭借学养,作出直面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但画家的学养高低也决定了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收藏者需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提升自身眼力。

  从拍卖市场可看出,岭南画派的行情正逐渐上涨。“在未来五年,它完全有可能与其他画派的市场价格相等。现在正是收进大师级作品的时候。”杨杰祥建议,除了早期的“两高一陈”、“岭南四大家”等,收藏者还可同时关注第三、第四代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其中的潜力画家将可能成为未来的收藏热点,但第五代画家的水平仍需观望。像林墉、陈永锵、方楚雄、陈金章、尚涛、李劲堃、李晓白,以及台湾的欧豪年、香港的邢宝庄、澳门的叶泉等人的作品都值得关注。

  以自己入行20年的收藏经验看,杨杰祥认为,书画收藏者不应盲目追捧一个画家,不要以为名家之作就一定价值连城。创作时期、表现题材、画面尺寸、绘画目的等多种因素都将决定作品的价值。收藏者应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小我大”。他反复强调,要想眼光独到,还须首先提高自身的认识和学养。“有时候浅水也会浸死人。”杨杰祥提醒,虽然岭南画派的形成历史较短、面世作品较少,但也同样存在假画流通,收藏者同样需要小心谨慎,“摸着石头过河”,入门者必要时应找懂得行情的可信的专家领路。

  就有观点认为收藏界存在“厚今薄古”,杨杰祥个人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 潮流。以明代中期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仇英的《赤壁图》为例,就曾以7952万的高价拍出,从此可见,“老东西”不输新作品。虽然一些作品确实存在炒作现象,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我们的国力是成正比的,随着收藏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规范,这种不正常的个别现象也会走向末端,退出我们的视野。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