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为何国画卖不过油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21:50 新浪论坛

  作为舶来品的油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步入21世纪后,中国油画逐渐被各路藏家关注,中国油画成交量放大,成交率提高。特别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2005年油画拍卖总成交双双跃过亿元大关,标志着投资收藏中国油画时代开始。

  海外市场热捧中国油画

  近年来,中国油画作品价格在海内外市场上出现了天翻地覆变化,特别是名家作品更是风头正健。如徐悲鸿的作品价格一路上扬:2005年《珍妮小姐画像》在北京保利以2200万元成交,轰动国内外;2006年《愚公移山》油画在翰海拍卖会上获价3300万元;同年该纪录又被佳士得拍卖的《奴隶与狮》油画打破,成交价为5388万港元;今年4月,徐悲鸿1939年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油画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7200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油画的天价。紧跟其后的有赵无极、朱德群、林风眠、吴冠中、陈澄波、常玉、潘玉良、廖继春、刘海粟、吴作人、关良、吴大羽等,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海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

  中青年油画家中,蔡国强、陈逸飞、张晓刚、岳敏君、陈丹青、罗中立、靳尚谊、艾轩等都有不俗表现,价格动辄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如蔡国强的《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2007年佳士得拍卖会上获价7350.5万元,难怪有人对当代艺术拍出高价连呼看不懂。

  油画收藏渐成时尚

  当代油画走俏,原因有三:一是油画收藏成时尚。步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对艺术品的需求量大增,油画装饰更是成为居室美化的一种时尚。同时,国内藏家、炒家也开始涉足油画投资和收藏,不少藏家认为油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收藏品。外国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皇宫、大企业集团都以拥有一批名家油画而自豪。在藏家、炒家的推波助澜下,油画的收藏与投资成为了一种时尚。

  二是拍卖市场的运作。近几年,各地拍卖行看到中国油画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纷纷开设中国油画的拍卖专场,像北京保利2007年秋拍15个专场中油画有4个专场,油画总成交额近4亿元,占15个专场总成交额近一半,这在保利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各路买家、资金都在瞄准中国油画。

  三是油画赝品比国画少。中国画买卖中赝品一直困扰着市场,油画赝品却少得多,这恐怕也是人们更愿意投资油画的原因。

  笔者以为,国画卖不过油画只是暂时的,毕竟油画是舶来品,而传统中国书画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的收藏基础,不过这种现象究竟能维持多久还需拭目以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