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名家名人书法拍价后市强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19:05 华夏时报

  成交火爆 市场回暖

  本报记者 于 娜

  近年来,国内中国绘画作品拍卖好不热闹,而书法市场却一直欲暖还冷。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书法作品市场逐渐回暖,并屡创新高。

  12月4日,北京匡时秋拍“百年遗墨——20世纪名家翰墨专场”,孙中山、陈独秀、老舍、茅盾、徐悲鸿、齐白石、于右任、沈尹默等名家的手卷、对联、书札等闪亮登场,成绩不俗:孙中山的行书《博爱》以50.4万元成交,陈独秀的《行书五言诗》也以22万元成交……

  此前在杭州举行的几场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上,以名家字帖为主的书法作品的拍价明显提高,沙孟海的书法精品从之前每平方尺八九千元攀升到两三万元,吴昌硕书法作品的拍卖价也达到了其同尺寸绘画作品价格的1/2。

  书法作品涨势凶猛

  今年以来,各拍卖公司书法作品的上拍量都在增加,成交率非常高,中国书法市场出现整体启动的迹象,市场在发生着明显的分化。

  首先,大名家的精品天价不断。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现在两三百万元已经一点都不稀奇,可是上百万元的书法作品,3年前在拍卖市场上还是寥寥可数。在匡时秋拍的明清书法专场中,成交过百万元的拍品已不鲜见,其中《石渠宝笈》著录的成亲王《行书河源纪略谕》以453.6万元成交,张学良收藏的《傅山各体书册》是多年以来市场上难得一见的珍品,也拍出了425.6万的好成绩。

  中国收藏家协会专家咨询鉴定委员会书画委员会主任张忠义认为,因为纸张的保管受时代的局限,唐宋作品本来就凤毛麟角,收藏投资也非普通投资者所能问津,近年来的书法作品受到追捧的主要集中在明代以后。“明代最有代表的书法家王铎、傅山、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的作品价格动辙上百万元;然后是清代的一些大书法家、著名的书画家,比如藏家所熟悉的郑板桥、刘墉,一个小册子拍50万元,现在很正常。”

  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价格增长的势头也非常明显,不久前在中贸圣佳小拍上,一副郭沫若的对联拍了145万多,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启功、赵朴初、于右任、沙孟海等现当代名家也受到藏家广泛关注,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今年3月,于右任的草书《石鼓歌十四屏》立轴在北京长风以126.5万元成交,创下其书法作品拍卖最高纪录。

  因为“书画同源”,当代一些书画家的书法作品也被市场广泛认同。“前不久中博国际拍卖的书法作品无底价拍卖,百分之百成交,几千块钱、上万块钱的都有。在这场拍卖会上,像王明明、冯远,都是一些当代画家,严格说应该没有什么著名书法家,但大家的收藏热情非常高。”张忠义介绍,至于当代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比如欧阳中石、沈鹏,书法作品交易价格都明显上升,有的已经翻了一番还多。

  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国粹之一,正所谓“字如其人”,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所有名人的书法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加上几年艺术品投资的火爆,书法作品看涨是必然。

  收藏投资有技巧

  三四年之前,书法作品价位还比较低,而几年时间就备受追捧,这绝非偶然。张忠义认为,和所有艺术门类一样,书法收藏或者欣赏都有共同的规律,就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大的鉴赏家,几乎都是从收藏近现代书法起步。

  “因为古代离得远,收藏者和古人对话,需要很扎实的基础和知识。比如收藏王铎的书法,需要了解王铎的生存年代,王铎是干什么的,学习、进步、提高以后,书法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及其他独特的内涵,才会被了解,然后体现到它的经济价值上。现在大家已经开始关注了古代书法,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人比原来更加成熟了。”

  张忠义建议,收藏书法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路。收藏和投资都是有层次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目前达到的学识、判断真伪的眼力、承受风险的能力,来决定收藏的层次。

  如果很有收藏经验,很有经济实力,可以收藏历代名家的。一件300万元的作品看着价很高,但10年后可能就是1000万元。如果经济实力一般,可以收藏名家的东西,或者收藏小家的东西,但一定要收藏其精品。再退一步,如果收藏经验和经济实力各方面都没有那么高的话,也可以收藏一些有点名气又便于理解的作品。

  和任何投资一样,不要把你的资产能力都投入到艺术品上面来,西方的一些大的收藏家或者投资人大多是这样。第一不要举债,不要借钱去搞投资;第二是只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除非你是一个成熟的收藏家,除了生活之外,你完全可以都投入进去。当然收益也是其他行业不能比的。

  投资书法首先一定要辨别真伪,分清优劣,不能只看作者的名气。比如齐白石有4万件作品,但存世的精品充其量只有两千件,收藏者要收藏那两千件中的作品,不能收藏那些应酬的作品。要想以合理的价位买人还要讲时段,市场在调整时价格会相对便宜,比如去年年底买书法精品肯定要比今年年初买少花钱。

  张忠义提醒,现在赝品比较多。在十几年之前,书法作品几乎没有假的,现在到古玩市场找启功、刘炳森的作品,简直铺天盖地。齐白石、沈尹默、于右任等的作品也频频露脸,投资书法艺术品要把防范赝品放在第一位。不过,他也表示:“一件艺术品即使是真迹,是佳品,它的价位也是受时代局限的。花300万买王铎的书法符合目前的市场,如果花3000万买,那现在肯定是不行的,那是未来的价位。”

  后市有较大升值空间

  近两年艺术品的收藏投资获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比如《陈毅行书》的底价是3万块钱,结果拍出了70万,卖家获利翻了二十几倍,这种回报是诱人的。董国强认为,像茅盾、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这样著名的文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的书法作品长期以来价格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董国强预测,明年书画艺术品仍然会保持旺盛的上升趋势,因为今年书法艺术品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热烈追捧,它的这种效应是在放大,书法艺术板块明年依然会很绚丽。过去很少有这种书法专场,现在大拍不仅仅匡时一家,很多家都有书法专场,而且成交率非常高,这会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

  中国书法目前拍卖最高价是4620万元,为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卷所创造,行家认为,如果能发现其它一些年代更久的作品,会把整个书法板块都带动上来,因为这些宝物尚未出现,致使一些升值潜力巨大的作品,还没有冲击力。而且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书法作品的创作相比绘画而言要容易一些,数量也会多一些。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对书法价值的认定。

  董国强认为,像孙中山、蒋介石、陈独秀等影响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家的书法作品还远未达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孙中山的行书《博爱》以50.4万元成交,这个价位在目前的名家书法市场中也算是很高的价钱了。但对于一个为民族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伟人来说,这个数字还远未能达到它应有的价值。“试想欧洲人会花多少钱来买一件拿破仑的手稿?这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民众的整体素养有关。目前中国的书法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一个优秀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价值终究会被人们所重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