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傅小石历尽劫波成大器(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9日 17:20 中国收藏交易网
历尽劫波成大器 圣手丹青属小石 生于1932年的傅小石,其父就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其母罗时慧亦出身书香门第,为一代才女;小石是家中的长子。他的一生,虽命途多舛,却终成大器。既是历史之悲哀,也是时代之万幸!小石四肢三残,仅剩下左手不残。有人说:在1979年评反时,他因过份激动突患脑中风,右半身偏瘫,四肢仅剩左手不残。我并不这样认为,以小石的经历和人品,是根本不会为外界强加给自己的任何评价而动心的,正如1979年9月为马寅初平反、恢复名誉时,时年97岁马老并未表现出丝毫激动。但为何小石会中风呢?看看他后来的艺术成就,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当时的心中一定是有一种悲悯的爱、一种大慈悲油然而生,他悲时逝如流水,叹吾国之不强;哀人性之不张,痛理性之不扬;明人生之苦短,惜残身济世无方!正是这种悲天悯人的大冷静、大失落,才使他一时间心静如水,气血全凝,浑然不觉,导致中风。也正是因为心中的大爱、大慈悲才使傅小石和妻子王汝瑜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生命和艺术的奇迹,是因为除了他们数十年来患难与共、不离不弃、沉醉如酒和浓烈似火的爱之外,还有着小石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的爱!这种存在于小石内心深处的原动力,驱使着小石从厄运和病残的地狱之火中涅磐,脱颖而出、声画坛,声海外。 小石本质,心至纯,性至善,目至慧,手至灵,加之一生坎坷经历,满腹锦绣文章,体察人物形神动态,自是良多感悟,凭借一杆饱蘸浓墨、蕴含情致、执之中正、运之道地的纯中国式的如 巨笔,勇于探索,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泼墨没骨人物画风,特别擅长以国画表现手法画出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极强的国画人体。这在目前国画人物中还极为少见。 岁月曾给了他太多的苦难,却也给了他倔强的生命和一只神奇的画笔,他创作的题材是丰富的,艺术语言是独特的。在他的笔下,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画、历史故事、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戏剧曲故、寓言童话、风俗人情等,题无大小,世事皆可入画,作品既有平尺也有巨幛,人物或个体或群众,裸体美人、凡夫俗子、名贤英雄、顽童仕女、神仙佛道、大雅大俗、个个神采飞扬,配景更是他的独门绝技,那些动物、山石、花鸟等衬物,更是大象无形,巧夺天工。 他画女人、画裸体女人,画过去的女人,画现在的女人,他将裸体女人至于各种场景之中,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水、墨、彩、生命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奇妙世界,他将道貌岸然的道学家认为最隐晦,最见不得人的裸体女人用画笔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丰腴的酮体,妙曼的舞姿表情欣喜欢快、动作无拘无束,生动传神,酣畅淋漓。他的绘画艺术中饱含着人性的光辉和文化品格,是他热烈追求人间真、善、美最直白的展示和宣泄。他痛恨虚伪无耻,痛恨邪恶势力,痛恨道德阴暗,痛恨人间冷漠无情;他追求生活真实,追求人性品质,追求道德高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自由。他不惧黑暗,他向往光明。他的画品,没有一幅是页 烙曳吟烙之作,而是以其大度、幽默、乐观、人性的生活理念见长,以颂扬真、善、美为主基调,恪守中正,不火不温。真是大家胸襟!他创作的《达摩过江》、《钟馗雨中行》、《丽人行》、《寿星与顽童》等,里边处处有他的影子,他用他那独特的幽默与乐观、承载了他深重惨绝的苦难,表现出大度、幽默、乐观、人性的品质。他的画作风格于幽淡清丽之中蕴含苍古丰润,于坦荡真切之中又隐隐约约感到那一缕缕的悠远和悲悯。大美无色!大善无类!大真无形!他的作品具有诗仙的品格,列为神品,当之无愧。世人公认,傅小石的艺术成就已是中国写意人物画史的一页新篇章。 再看傅小石的作画状态,更能感觉他的大家气象、独具风采神韵,他作画是将宣纸钉在墙上后像作油画一样的,每每此刻,你会看到他犹如进入了一个忘我、超脱的境界,他挥舞画笔,快而不滑,飘而不浮,线条飞动,潇洒准确,点染勾线、调和墨彩的姿态极具韵律,功参造化,炉火纯青。无论瑰丽神奇、雄阔高远、浑涵天成或平淡率真,均足具惊天地、泣鬼神之内力。作品自胸经手信然而出,绝无阻滞,且普遍皆有不可妄加增减之感。于绘画史上异峰突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当之者4人: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他纯粹以中国文化为底蕴,厚积生活,洞察万象,千锤百炼之后跃出藩篱,以绝大心胆开一代风气。笔墨极精妙且简练,平淡天成,把握住之最佳分寸,融至宜子为至雅,化腐朽为神奇。故首屈一指。 生活中的傅小石先生,身虽老弱病残,心却厚德如山、博仁似水、亲情绵绵。小石先生曾经动情地说:“70岁后,我对家父的感情愈加强烈,常在梦中见到,这种感情使我亢奋,不能自持。所以我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创作了‘我用画笔忆先父’, 从中顿悟很多,对自己再上一个台阶更有信心了。我还可以画得更好!”看到他十分自信的神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恩师黄永玉先生的预言:“历史会一天比一天更认识他。” 2004年,是国画艺术大师傅抱石百年诞辰,文化部、江苏省政府为此主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身为长子,已逾古稀的傅小石先生仿佛再一次回到了从前的家中,这一年里,他创作的“我用画笔忆先父”组画,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大师无言,宣纸有幸,傅小石先生用自己的方式缅怀先父,记录历史,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2004年的中国画坛。其实,早在2001年,他的《花木兰从军图》就与先父傅抱石的作品以其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百年之中能存于世的百幅作品中,小石占有一席之地,其画坛地位和艺术成就可见一斑。 他的人品是美术界的佳话,他给人的印象除了感叹,更多的是可敬可爱。他用自己一生的苦难和契而不舍的追求,为自己更为我们在俗欲浮躁的尘世边缘建设了一座精神花园。使我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绝尘弃俗,涤荡心田。 抱石先生善饮,一生未离两个三点水蜒酒水和汗水;小石先生爱茶,尤甚龙井。抱石有闲章“往往醉后”,今天,我们读小石先生,在其艺德盛名之外,感染的或许更多是像品茗一样,总能体味到其中那淡淡的清香与淡淡的苦涩、悠远与苍凉。 最让小石欣慰的是,他有一位好夫人,在他最为困顿艰难的被迫害的日子里,他的夫人王汝瑜始终忍辱负重陪伴着他、关爱他、呵护他、搀扶他。艺术大师刘海粟在《勉小石》一文中写到“对于小石的画,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历史、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和残疾的丰碑。在那碑前的花束就是妻子王汝瑜无私奉献给他的爱情,在误会、非难、困苦中都不曾凋谢……” 让我们、让时代、让今天的艺术天地,让无尽无休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小石的晚年很精彩! 大江东去,逝者如斯,历史的长风不仅能吹散天边的阴霾,还将把金石磨得闪闪发光,照耀后人。 历尽劫波终成大器,圣手丹青还属小石。 附:傅小石简历 傅小石,1932年8月生,江西新余人,系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子。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协会理事。 傅小石自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70年又被打成反革命入狱拾年,到1979年才彻底平反。多年的坎坷造成左腿断残,右半身偏瘫。1980年改用左手作画。由于四肢仅左手完好,故从版画改为国画人物,从泼墨人物改进为淡彩、重彩,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泼墨没骨人物画风,特别擅长以国画表现手法画出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极强的国画人体及古代人物。作品生动传神,酣畅淋漓,题材丰富多样。代表作有《琵琶行》、《春江花月夜》、《山鬼》、《观音》、《贵妃出浴》等。作品《少女》、《缝补》入选《中国美术全集》。《潇潇暮雨》代表中国残联赠送给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花木兰》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