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组清末壁画重见天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4:13 第一收藏
苍劲有力的古松图、神情恬静的人物图……“隐藏”在大良罗氏宗祠正脊下墙身处的数组壁画被“意外发现”,据初步鉴定这组壁画是建筑祠堂时所作的吉庆图案,疑为清末时期作品。 据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几天前他们在用水对墙身进行清刷时,意外发现墙身顶部的白色石灰掩盖下赫然出现了一些人物山水画的轮廓。当他们细心把厚近1厘米的石灰层清除以后,整组长及整个墙身宽度的壁画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数组壁画均位于头进门两侧墙身的顶部、正脊之下,外墙的壁画宽度近两米,内墙的壁画宽度相比较窄、宽约一米左右。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兼石灰层覆盖时间较长,壁画表面比较斑驳、颜色较淡,站在平地单凭肉眼看只能看到壁画的大体轮廓,但若攀到与壁画同高度近距离观看时,人物脸上的胡须、微笑的神情、壁画上的题词、落款依旧能清晰可辨。 随记者来到施工现场对壁画进行初步鉴别的顺德区博物馆馆长凌建介绍,在祠堂屋脊或者墙身顶部用壁画、灰雕、木雕、砖雕、石雕进行装饰是岭南地区祠堂常见的装饰手法,壁画的内容通常以云龙、福寿仙翁等传说故事人物、山水吉庆图案为主。至于壁画被盖上石灰层,估计是文革期间“破四旧”时而涂上的缘故。 凌建表示,大良地区现存的祠堂为数极少,能保留当年装饰及外观原貌的祠堂更是“凤毛麟角”,故此组壁画作为研究大良的宗祠文化的历史见证物有着一定的意义。但由于现在已几乎没有工匠懂得清末的作画技巧,凌建建议按照保留古建筑工艺、型制、原材料、方法的“四原则”保存壁画目前的原貌。鉴于目前对壁画掌握的资料不多,具体的准确作画年代、技法、作者等还需要进一步的考究才能定夺。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