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与布展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9日 14:18  新民晚报

看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与布展艺术
沐浴在乳白色的光芒中,“玉兰”更显圣洁、剔透,对着水镜,顾盼生姿  姜锡祥
看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与布展艺术
若早生六百年,这艘三桅三帆的大船或许就会加入郑和远航的船队  姜锡祥

  巴塞罗那的航海博物馆是由造船厂改造而成的,热那亚的航海博物馆则脱胎于一个修船车间。和那些展馆本身就承负着“海魂”的同类博物馆不同,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是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但是,“它站在上海——一个依着港口,亲历百年兴衰荣辱,最后成长为中国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城市。”中国航海博物馆负责人安呈瑶先生如是说。

  [展怀抱]鸟雀安栖“玉兰”

  面对这个占地2483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46434平方米的博物馆,国际航海博物馆协会主席卢梅杰不由地惊叹: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航海博物馆!

  整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两片高耸的“白帆”,远远望去,好似初开的玉兰。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被风鼓满的巨帆象征前行的动力,又贴合博物馆的主题。而在记者看来,两片交错的“帆”更像一个抽象的拥抱,如有朋自远方来一般热络,显示出我国睦邻友好的诚心。圆润的曲线、优雅的造型,衬着蓝天,映入碧水,无怪其成为滴水湖畔的地标景观。安先生笑道:“别看做出来漂亮,工程技术极其烦难。上面每一块玻璃、钢板、铝片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在那个亲切的“拥抱”下,这座融收藏、展示、研究、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博物馆丝毫不见清高、说教,而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参观者。记者在三楼平台观景时,偶一抬头竟发现“白帆”之间有不少雨燕穿行,这些小生灵或许也是被那份亲切感召而来,安心地在此栖居了。

  [纳百川]陈展凸显个性

  与燕雀为邻是“无心插柳”,白帆下的室内空间却似专为那有鸿鹄之志的巨大福船而设计。“这是一艘能下水的船,也是郑和宝船的原型之一,明代福建造船技术的一大代表。它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福船的周围,各式古船模型如影随形,仿佛再现了六百多年前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远航。

  福船高大的桅杆串起了三层展馆,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等六大展馆次第铺陈开去。古代展区布置得稳重大气,在柔和的灯光下,我们叹服先人的智慧;航海与港口馆用集装箱作陈列墙,让人眼前一亮;海员馆的气氛则更为活泼,不仅能看到逼真的驾驶室、船员宿舍,还能跟着志愿者学打水手结。安先生介绍说:“我们用航海史和航海技术两条主线,引领参观者深入了解航海文明。不是单一地陈列实物,而是给参观者更多参与的机会。”

  [数家珍]勾画崭新蓝图

  从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的木桨,到世博会开幕式上载着梦想领航的旗船,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2万余件,另有5万多张海图和2万多册文献书籍。安先生坦言:“和国外同类博物馆相比,空间大、设备好是我们的优势。但就内涵而言,由于中国的航海文物、资料长期不被人重视,大多失散于民间或漂流在海外,我们任重道远。”

  在努力收集文物的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其他国家航海博物馆建立起友好关系,为将来的展品互访和学习交流奠定基础。安先生告诉我们,明年临时展厅就将迎来鹿特丹航海博物馆珍藏的航海实物;曾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和比利时列日世博会上惊艳世人的清代中国船模,也将有机会在这里与故土的人民见面。

  尚未“满月”的中国航海博物馆,为发展预留下空间。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期待蓝图上的画面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这座美丽建筑里的实景。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