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布展
当沈琳英推着“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自行车踏上首博锃亮的地板时,登时引来一群保安堵截。“老物件展!这是重要展品。”沈大姐语气里掩饰不住自豪。保安将信将疑,目送自行车远去,不禁嘟囔着:“这不就是我爸的破自行车吗。”1000多件家常老物件被郑重其事地摆进了首博展厅,重新“回到”当年的岗位,就此组成一个“不太老”的展览——城市的记忆。8月18日,首都博物馆将把您带回“老”家。
没有橱窗的展览
“夏家胡同”口钉着发黑的老报箱,眼前一条鸡肠小路,手指沿着胡同口的残砖断瓦向前,一路从疙疙瘩瘩的红砖摸到了冰滑的瓷砖,40年的岁月留存在指尖浓缩。这样的胡同出现在首博展厅,一场家常而不寻常的展览雏形初现。朝阳文化馆花了十几年攒下的针头线脑登上大雅之堂,与“早期中国”、“考古新发现”、“多彩中华”等并称为首博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四大展览,名字就叫——城市的记忆。
老砖胡同后掩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家——敦敦实实的大号面盆放在木饭桌上,铁炉子的烟筒缺了半截,却也坚定地伸向窗外。迎面一个大立柜,嵌着穿衣镜,镜子上点点斑驳保存了儿时的憧憬。“为人民服务”的字样更跟随雨伞、茶缸等散落在家的各个角落。在那个缺少电视的年代,柴米油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和乐趣。
再往前的一间屋子色调亮了,电器多了,松下录音机重播键被按了下去,《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依稀在耳,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家了。你能找到窗式空调、双缸洗衣机、按键电话,窗口还摊着整本的各色粮票和老磁带。
“一条胡同串起了三间屋子,分别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90年代和当下的百姓之家。”看着朝夕相处的零碎宝贝组成活生生的家,朝阳文化馆老物件工作坊的沈琳英高兴地“显宝”。首博负责布展的小穆老师也很兴奋:“这是首博从来没有过的展览形式,我们取消了橱窗,让大家从老物件中品味曾有的岁月留痕。”
捐赠者现场即兴讲故事
这是一个“三无”展览——没有橱窗、没有文字说明和讲解员。有的只是满载故事的物件和讲故事的人。
穆老师告诉记者,这次首博选择物件的首要原则就是背后有故事、有历史代表性。“我们欢迎了解历史的参观者和捐赠者现场即兴讲故事。没有了正襟危坐、高山仰止,在轻松随意间,讲述着平常人家的喜怒哀乐。”也是,看着自己的过去还要讲解员吗?
展厅不算大,布展过程却曲折,延续了近一个月,最后一批物件刚刚运抵首博。“一般展览会做出详细的点位图,展品精确定位。但老物件展随时都在调换,物件儿太碎、太多——家都塞满了。”小穆老师略有无奈。
老物件出身“投票”来定
布展中,大家遇到的问题就是给针头线脑们匹配到合适的家。“搜集来的不少老物件没有明确的时间和用处,为了写展览说明,还专门召集专家委员会论证了呢。”沈大姐口中的专家委员会实际就是各行各业热衷于此的老人们,遇到不明物体,大家按投票多少定出身。“过程辛苦也好玩,大盆一样的容器,我一直觉得是浴缸,经馆长和老人们鉴定,原来是祭祀用品。”而展览主线——夏家胡同正好就是一位姓夏的老人的创意。
首博老物件展览预计持续两个月,老物件工作坊把剩下的宝贝建了个瓦舍博物馆,放在朝阳区文化馆常年开放。
新闻内存 认识老物件
朝阳区文化馆收藏生活老物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收集了3000多件,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用电器,从一个平实的角度展现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步伐。受首博之邀,朝阳区文化馆精选1000多件老物件进驻首博,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