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潘家园:正成为经济危机重新洗牌之后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20:43  北京日报

  近日,笔者采访了杂项收藏家赵庆伟先生,在他看来,潘家园正成为这场经济危机重新洗牌之后新的热点。

  赵庆伟说,艺术品市场是一个以信心为基座的体系,金融风暴动摇了一些投资者的信心。但像普通杂项收藏并没有受到影响,比如老照片,过去两三千元的相片集,现在涨到了两三万元。所以,在收藏界整体遭遇寒冬的季节,潘家园这个初级市场依旧热闹,与高端市场流拍、无人问津不同,潘家园市场不但货源紧俏,甚至出现了“断粮”情况。所以,赵庆伟和一些藏家发起了一项“运动”:重返潘家园,把手中许多早期从潘家园收来的东西又卖回去。以前给他供货的那些商家面临“无米之炊”,此举正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说个有趣的现象,赵庆伟有很多书法题签,比如赵朴初的、启功的,他的朋友圈中大多不喜欢这种小件作品,但在潘家园却很受欢迎。这些大众化的藏品,说到底,根还在潘家园。而且这些东西经过几年的流转,身价翻了几番。比如版画,近一两年价格一直在上涨。像古元的版画,原来一万元的现在都在十万元左右。此外,潘家园一直是“文革”类藏品的集散地,而“文革”类藏品以其历史价值的特殊性在收藏市场上“受宠”,因为玩“文革”类藏品的人和名家收藏不同,这个体系的受众分布很广,在潘家园,毛主席语录、毛主席像章一直备受追捧。

  就抗跌性来说,杂项收藏相对那些价格高昂的当代艺术坚挺许多,如果一幅100万元的油画,现在要出手,50万元以下可能才会有人接。卖家的行情空间很小,而买家基本都是抄底。古玩、古字画的情况要好很多,高价位依然能成交。家具、瓷器、字画因为有传统文化体系和收藏底蕴作基石,市场还是比较坚挺的。这也是潘家园作为传统古玩集散地的原因所在。像现在潘家园随处可见的低端价位的火花、烟标、门票之类完全不受影响,本身价格就低,十几元一张,玩家还能消费得起,所以市场还是红火。

  眼下正是整合、倒流的机会,潘家园此刻恰逢其时。让存货重回潘家园,重新接受市场的洗牌。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危机是机遇,藏家可以挑选更好的作品,也可以让更多的存货、藏品流通起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