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21:23  新民晚报

石屋咏叹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花与花瓶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雷诺的视野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深秋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山上人家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回忆阳朔

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画展

敦煌菩萨

  二○○五年夏日,“孔柏基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佳作连绵,传为美谈。物换星移三度秋,二○○八年十一月,孔柏基先生从美国携带九十五幅精品,再次来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有幸在孔先生来沪首日之夜,一一赏读画作,见其整体意境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观其轻松的作画心态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叹其迅捷的下笔节奏为“写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孔先生深谙艺术史,努力从艺术史中凝聚艺术精神,并积极付诸创作实践。孔先生对艺术精神的凝聚贯穿于绘画实践的始终,以艺术先驱者的艺术精神来养育自己的艺术修养、绘画品格和文化态度。因此,他的画除了给观赏者一种美学享受外,同时给人一种心灵的感动、人格的震撼和艺术精神的交流。《艺术之父》《凡·高的鞋》《凡·高的归宿》从肖像、生活用品和生存空间上塑造了孔先生心目中的凡·高的精神世界;《高更的家》是孔先生对高更艺术精神及其“画面简约,灿烂、纯净、鲜明,装饰性的构图和平面化的处理”的基本风格的一种艺术体验。在孔先生十分注重的艺术精神的激励下,他怀着崇敬的心情画了《但丁像》和《但丁的家》。孔先生在《但丁像》中倾注了自己对但丁艺术精神入木三分的探研,画中人物神情的刻画、线条的提炼、构图的处理和气氛的营造都体现了画家对但丁艺术精神的聚焦。《但丁的家》则是浸润艺术精神的一首磅礴的诗。《孑立海边》是孔先生在总览艺术史及其艺术精神后的一种文化提示,也表达了画家凝聚艺术精神、延续艺术之链的执著的艺术精神及其实践追求。

  孔柏基先生于1932年2月出生于浙江上虞,1944年拜师学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1952年开始版画创作,195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1986年定居于美国。孔先生的艺术人生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印象启蒙”时期,从上世纪40年代至1964年。在这一时期,孔先生努力学习绘画基础知识,率先接触“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技巧,画了大量写生,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曾回忆:“虽然我在读书时学过商业美术,但真正使我震动的是195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中,我看到了凡·高、莫奈、塞尚等画的印刷品,使我走上追求真纯艺术的道路。”

  第二个时期为“发展创新”时期,从1964年至1986年。在这一时期,孔先生积极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洋现代绘画艺术表现方法的结合,从汉砖石刻、书法碑帖、古墓壁画、民间木刻、皮影戏等的造型研究到敦煌、龙门、永乐宫等传统艺术宝库的现场观摩写生,进行了大量积累,作品数以千计。他在固体油画上异军突起,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开辟出富于个性的表现领域,在“铺、揉、盖、敷、刮、挫、勾”等方法上积累了自己独到的绘画经验,198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孔柏基固体油画》。

  第三个时期为“走向经典”时期,从1986年至今。孔先生移居美国后有更多的机会赏研世界艺术大师的经典名作,对世界艺术发展潮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于是在更广阔的艺术视野中进行“学通东西”的绘画实践。在这一时期,孔先生更注重刻画直面的人生,渲染真挚的情感,解读历史的承诺,承载艺术的睿智。在许多作品中透露出东方人的人生智慧,流淌着热爱生命、酷爱生活的激越之情,穿透出关于宇宙、人生、知识、精神的文化震撼。他的作品被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哈佛大学、日本奈良金峰山寺、东京草月美术馆、福冈美术馆、日本和平纪念馆、北海道美术馆等收藏。

  孔先生的画在探寻生命的坦诚中趋于成熟,在追求经典中走向经典。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