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优胜劣汰中寻找艺术品投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3日 16:26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 黄罗维

  文前提要:未来的市场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此投资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可从多角度把握后市的投资机会,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投资都必须以欣赏和收藏作为前提。

  优胜劣汰已在所难免

  在这2008年艺术品市场寒风凛冽的当口,许多投资者对于后市也是颇感迷茫,市场未来何去何从,又有哪些机会可以让我们把握。其实通过此前的几篇文章和对专家的采访,我们基本已经可以得出这样两个观点:一是当前市场处在低迷期是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二是从长远来看,艺术品投资的第二春仍然值得期待。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未来的市场将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市场的结构调整,各类艺术品的价格也会面临一个挤泡沫的“阵痛”,这会是相当残酷的。有些前期被人为被炒高的艺术品,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当代艺术品,不仅价格可能出现深幅回落,而且还有可能被市场永远地淘汰出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

  不少专家把未来的市场形容为下半场,但在艺术品投资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许多上半场的运动员肯定是打不了下半场了,而且连替补席都沾不上边。伍劲虽然是当代艺术品的弄潮儿,但对于当前市场的现实状况他也毫不回避:“此前的艺术品大潮中涌现了不少热门作品,但是在接下来的下半场中,不少‘老弱病残’将会被淘汰出局。我认为上半场结束之后,至少有一半人会打不了下半场。所以你如果投资的正好是那50%被淘汰的品种,那前景就是非常黯淡的。”目前在市场上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大约有100位左右,其中的半数就将被市场的大潮所吞没。

  还有一种更为尖锐的观点是在上半场的热门艺术品中,有90%的品种将会被淘汰,甚至最终成为艺术垃圾。从这一点来说,对于这些被淘汰的品种投资者不应再抱有盲目的幻想,一定要做到尽量谨慎小心。

  多角度把握后市机会

  不过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艺术品投资第二春,我们仍然有着众多的机会可以去把握。艺术品市场和其他投资市场相比有个非常显著的不同点,那就是其涵盖的领域和品种相当广泛,瓷器、书画、古籍和其他杂项等都会出现投资和收藏的机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里,记者结合当前的一些市场热点,提出几条思路供大家借鉴。

  一是一线蓝筹股仍然具有看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代艺术品中的不少“拔尖”品种仍具潜力。按照伍劲的观点,他非常看好上半场位居前10位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他认为有些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可能会高到一个离奇的程度。这一幕究竟会不会出现,我们当然可以拭目以待,不过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些作品的价格变动最多只不过具有一种风向标的作用,只是少数富人们的“小众”游戏罢了。

  二是多关注被“冷落”的作品。我们画廊的艺术总监平凡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不少此前被“冷落”的画家会在未来获得一展身手的机会,对此记者也是非常赞同。此前的这波艺术品大潮,不少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被捧上了天,但与此同时有不少颇有造诣的画家却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但他们中的许多都有着良好的背景,比如油画院等等。由此,这些画家在将来极有可能会产生剧烈的“翻身”行情,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存在着机会。

  三是用当代视角挑选传统艺术品。不少传统艺术品也有不小的机会,比如像中国传统书画、书法和水墨画等,另外油画中的古典主义和印象派作品也有不小的潜力,我们画廊艺术总监平凡用一句话对此进行了概括:“其关键是要挂得出、送得出、卖得出。”对此伍劲也有同感:“传统艺术同样也应该用当代的眼光来看,传统艺术品中的某些品种可能会在将来成为热点,关键还是它们要符合当代的趣味和审美观。比如梵高当时并不为人们所接受,但在其后来的30年~50年却开始受到到了大家的追捧,关键就是因为符合了当时人们的趣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