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紫泥丹青绘壶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4日 21:47  新民晚报

  前几年,在宜兴举办的著名画家唐云的纪念会上,我认识了已85高龄的沈智毅先生。他送我一本《紫泥丹青》,书中雅集了朱屺瞻、王个簃、关良、张大壮、陆俨少、唐云、谢稚柳、程十发、陈佩秋、刘旦宅十大名家的绘壶珍品。

  沈老18岁进上海五云堂笺扇庄当学徒,常去画家处约稿,渐渐地认识了许多书画名家,他尤其与唐云先生特别亲。新中国成立后,唐云任华东美协展览部部长,扇庄逐渐衰退,沈老也面临失业。那时,展览部正缺人手,沈老便被唐云调至展览部展出组。当时有个口号,即“为画家服务”,展出组就为画家们搞展出做买卖。此举“文革”中被取消。重新恢复之后,沈老想:买书画太单一、请名家画、名家刻、名家制,经营些紫砂壶岂不更好?沈老说:“这一原创想法还是得益于上世纪40年代。有一次,我去吴湖帆家约稿,见制壶高手顾景舟带来自制的五把五瓢壶,请吴湖帆在壶上铭文作画。成壶后,他分送吴湖帆、唐云、江寒汀及铁画轩老板戴湘铭,再自留一把。书画名家和制壶高手珠联璧合的艺术壶深深地扎在我心中。”此设想当即得到喜壶的时任画院代院长的唐云首肯:“你办,我支持。”在唐云的指导下,沈老监制的一批镌刻名家书画的紫砂壶在上海美术馆画廊首次面世,引起了东南亚和港台地区的紫砂壶收藏家极大兴趣,数十把壶瞬即售罄。

  紫砂绘画,虽古已有,但实践之,颇费工夫。沈老说:“制就一把好壶,需要设计、选制壶坯、绘画、镌刻、烧制、传拓等工序,其中一道工序夭折便前功尽弃。”著名画家刘旦宅的“金陵十二钗”套壶十分抢手。因于壶上绘全身站立人物,前人未所为,故沈老和刘旦宅特别尽心。刘旦宅亲自设计壶样,定制高企壶身,甚至与沈老一起往返上海和宜兴之间,同紫砂名手房玉兰商讨。沈老说:“我与旦宅去宜兴,上世纪80年代尚无高速公路,途中7个小时之多,抱着镌刻好的壶小心翼翼,诚惶诚恐。而旦宅那股认真劲儿令人敬佩,从中我也领略到何谓大家。他的大师风采,足人典范,绝无虚誉。”刘旦宅在回忆此事时也说:“忆当时来回周折,所思所言,皆不离此套壶者。今日思之,亦不觉自笑我俩之痴,然世间诸行诸艺,若非有此一‘痴’字,则何有所成。”壶上作画不同于纸上,刘旦宅画十二金钗之形反复构思,多次拟稿,不断推敲,劳神至极。如“黛玉葬花”,刘旦宅一改正面之像,写其背面,转脸向后侧望,似看花是否收拾干净。纤纤身影,细步念情,美目盼兮,给人倾城无色之感,再以“怜香”点旨,黛玉活脱再现。

  海上十位名家绘壶的镌刻均出自沪上文玩雕刻之龙头沈觉初之手。他所刻的紫砂壶具有一种金石气息,一把刻刀刻书画与紫砂浑然一体。绘壶的传拓均出自上海博物馆的奇技神手万育仁。尽管紫砂壶弧度大,凹凸不平,但万育仁得心应手,将书画者镌刻的神采表现无遗。为了防止假冒,沈老在每把紫砂铭画拓片上再请绘壶作者签署,以作“身份证”。如陆俨少的“玉蓬壶”,就有陆俨少亲笔写的“房玉兰制,沈觉初刻,万育仁拓,陆俨少书画字样”,可谓用心良苦。沈老监制的集画、刻、拓于一身又经绘画名家亲笔签署的紫砂壶一面世,自然博得了各方的亮眼,难怪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称此举为紫砂壶复兴之第二浪了。

  如今,海上十家绘壶名家已谢世八家,沈老历经20载将其雅聚成册,以飨读者,是盛举。其实对死者或对活着的人也是慰藉,何况这些绘画紫砂壶本身都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王晓君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