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中的鼎,为古代炊器。鼎,最早为陶制品,距今约五、六千年历史。陶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烧煮食物的非常普通的多用途之炊具。
青铜鼎是从广泛使用的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形制又因时代而演变。大体说商代早期多为圆腹尖足。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减少,圆腹柱足鼎居多,鬲鼎逐渐多了起来。鬲鼎也成为分档鼎,是鬲和鼎的结合体,上部为鼎,下腹为鬲。
商代开始鼎铸有各式各样的神秘纹样,如饕餮纹、夔纹、蝉纹、象纹等,多呈兽面纹,纹饰变化非常巧妙。中晚期后器物内部渐铸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有一个动物象征代表某位王公大臣的“族徽”。后来出现了一个字的“族徽”和两个字的人名,署记等,渐至有了三个字以上,最后发展到四十个字以上的简单记事等铭文。
青铜鼎,在古代有着其它的作用。据传说,黄帝时曾铸造了三个大铜鼎,《史记·封禅书》中:“黄帝做宝鼎三,象征天、地、人。”
青铜鼎代表了王权,也代表了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贵贱有等,上下有别”的等级名分制度。“礼藏于器”,青铜鼎作为重要的礼器也成为了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缅怀先祖功绩。古代人相信灵魂不死,贵族死后用鼎来随葬。青铜鼎的作用,在商周奴隶制社会最为明显,春秋后衰落,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鼎的流行时间较长,从商代早期便开始出现,形式多样,有方鼎、圆鼎、扁足鼎等。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成王方鼎,为传世品。器通高28.5厘米,口长18.1厘米。浅腹柱足式。器口沿为方唇折沿,两窄沿上分别饰有立耳,立耳分别雕塑成伏砒状。器主体为长方槽形,腹浅,内壁上饰有铭文“成王”三字。腹下有四柱足,柱足细而长。
腹部沿下饰有鸟带纹,下饰乳钉纹框,五行排列,上两行中部空缺,中填有直纹,下三行齐整。中间饰有扉棱将乳钉分割开。器腹四面与四角各饰扉棱,八道扉棱形成四方对称。足上部饰有卷角兽面及短扉棱,下饰有一道弦纹。
铭文“成王”并非为西周时成王所制作,按西周金文之惯例,此因为祭祀成王之器,大概应铸于周康王时期。
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件西周早期的“太保方鼎”,从器形看比较大,但从造型上看与成王鼎有些相似。其器的口沿上铸有两垂角伏兽,主体长方形浅腹槽,四隅饰有扉棱。腹下有四个细长的柱足,比起成王鼎的柱足还要细长。器形承袭了商代方鼎的传统风格,只是腹部稍浅了些。
造型精美、做工精细的西周成王方鼎,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制作水平。令国人遗憾的是它早已流失到了海外,现藏于美国的纳尔逊美术馆。 (贾文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