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4:19 深圳特区报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3)

甘肃版袁大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4、造假严重投资有风险

  钱币收藏市场较往年活跃,但有不少初入门的藏友感叹,近年来古钱币市场赝品不少,稍不留神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古钱币收藏热潮方兴未艾,而古钱币投资的风险也是非同一般的。首先,古钱币的形制、种类繁多,一般人很难全面掌握。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形制成百上千,如果按版本算更是上万,对于这么多的形制和版本,任何人也很难做到一览无余,更不可能完全掌握。所以,投资者涉足这一收藏领域,除了要下大工夫学习之外,最好先从某一时期的钱币开始着手,这样涉及的钱币种类少,好把握一点。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全面出击。

  其次,古钱币因形制简单,铸造容易,从近代开始就有人从事造假,最主要的有翻砂铸造法和旧钱改制法。前者是以真钱做模型,然后翻砂铸造,此类假币与真币相比除直径略小外,形制和文字都基本相同,外观上较难分辨。后者相对价格便宜但钱体厚重的古钱币采取挖补、刻凿的方法拼合粘贴成珍稀古钱币品种,这类假币因是古钱币伪造的,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古钱币的收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古钱币的识别一般是从材质、加工特征、锈色和文字等方面着手。从材质上讲,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如现代,不同时期的铜材质量其金属成分的含量就不同,因此,不管造假者是用现代铜材,还是将古钱币回炉重铸,所用的材质与真币均有区别。民间的鉴别办法,一是看颜色,即看是青钱、黄钱、红钱还是白钱。一般讲,隋代为白钱,明代中期以前是青钱,明代后期以后是黄钱。二是听声音,就是将钱币从离桌面一尺高度丢下,然后听落到桌面的声音,如果声音沉闷浑厚则是古币,如果声音清脆则是现代铜材制造。从加工特征上讲,古代钱币的铸造原始古朴,而现代假币则有质新形近的感觉。真品古币经长期流通,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表面光滑温润,而现代假币则有明显的加工铸模痕迹。从锈色上讲,古币的铜锈特征是铜与锈结合紧密,不易剥落,锈层厚且分布自然,而假币因为年代近,其锈松散,锈层薄,也过于平滑。从钱币的文字上讲,先秦用大篆,秦至隋用小篆,唐代多隶书,五代十国用楷书,宋用行书和草书。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律,一般都是假币。

  收藏故事

  砍价不可太过头

  集币爱好者如能在市场里用很低的价位买进自己所看中的钱币佳品,可说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但这样的机会却很难遇见,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收藏品市场不断升温,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而藏市里的精品却越来越少。所以当你一旦遇到自己十分心仪的藏品时,只要价格合适,就必须抓住机遇,果断买进,千万不可为贪图便宜,过分压低价格,使交易失败,在收藏中留下遗憾。笔者就有过两次这样的教训。

  那是1999年9月的一天,当时我正在宁夏中卫县某企业出差数周,每天都要路过县邮局门口几个卖邮币卡的小摊位,与那卖古钱的老伯混熟了。有一天,老伯拿出一枚用纸巾包着的品相极佳、透着原光的民国三年标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银元(如图),问我要不要?至少1800元。我说这个品种只值1500元,老伯不愿意,我又加了100元,老伯人挺倔,说这么好的品相十分罕见,少一分也不卖。为了这200元的差额,我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没有买下。几周后,我回到上海,到上海云洲商厦古玩城打探行情,一问才知道,一枚品相挺差的“甘肃版袁大头”开价也要2500元以上,至于品相极佳的“甘肃版袁大头”他们根本拿不出。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品相如此完美的“甘肃版袁大头”。据悉,现在它的市场参考价起码在5000元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