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强谈钱币的收藏与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7:07 金时网·金融时报

  随着奥运纪念币的发行,我国钱币市场方兴未艾,钱币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戴志强对我国钱币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他认为,钱币市场是一种文化活动。近日,就此问题,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您提出钱币市场是一种文化活动,理由是什么?

  戴志强:有钱币的制造和发行,有钱币的流通和收藏,便会有钱币的市场。

  从文化意义上来讲,钱币是由货币和货币文化的衍生物组成的。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在古代,古钱是由古代的铸币和压胜钱组成的;在当代,现代的钱币是由当今的货币和纪念章组成的。古代的压胜钱和当代的纪念章应该是同类,是同一性质的东西,它们都是货币文化的衍生物。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钱币是币和章的组合,从文化意义上来理解,钱币是币和章的统称。所以,在西方把钱币博物馆称作币和章的博物馆,收藏钱币的部门叫做币章部。在中国,我们的汉语,只要用两个字———“钱币”就可以概括。

  货币,在经济领域,是物物交换的媒介。经济越发达,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越发会显现出来。一种新的货币,一旦发行,便会立即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交易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货币市场。这个“货币市场”,自然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活动,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钱币市场,显然是性质绝然不同的两回事情。我们所说的钱币市场,实际是一种文化活动,所谈的钱币,是一种商品,而不是商品交易中的中介物———货币。

  记者:中国钱币市场经营的门类繁多,尤其是古钱市场,收藏者多,古钱品种繁杂,近年来古钱市场有什么变化?

  戴志强:古钱,包括我国清朝以前(实际上,其下限可以延续到民国三年),历朝历代的各种金属铸币和各类压胜钱。它们以方孔圆钱的种类和数量为最多,也包括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和蚁鼻钱等。

  古钱市场是我国传统的钱币市场,历史悠久,因为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人在专门收集古钱,并著有谱录,可以推测当时或许已经有古钱市场的活动。若这个推断成立,那么古钱市场在中国至少已经有1400年以上的历史,所以古钱市场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古钱市场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钱币收藏者、研究者,收藏者的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情况看,在各类钱币中,古钱收藏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人数是最多的。在正常情况下,古钱的价格也相对比较稳定,而且稳中有升,很少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最近几年古钱市场一直看好,从近几年古钱拍卖的成交价看,也是一路攀升。古钱收藏者的人数逐年增加,他们对于古钱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水平有所提高。收藏者中也因此出现了不少研究人员,从而也提升了我国古钱研究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古钱学的研究领域逐步拓宽,古钱学的研究深度也在逐步深入。

  近几年来,在古钱市场中也开发了礼品市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宣传古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古钱的收藏和研究,需要具备相当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尤其是对于古钱的鉴定能力,决非一日之功可以办到的事情。加上古钱中往往夹杂着一些伪品,一些古钱商、古董商又往往以赝品行骗初学者,以谋取一时之利,使初涉足者望而生畏,因此成为古钱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制约。

  记者: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常有机制币样币和珍稀品种被高价拍卖,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