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世襄旧藏将亮相匡时五周年秋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12:39  北京商报

王世襄旧藏将亮相匡时五周年秋拍

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

 

王世襄旧藏将亮相匡时五周年秋拍

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

  北京匡时五周年秋季拍卖会将隆重推出由王世襄旧藏并在其所著《自珍集》中收录的20尊铜炉。这批精美的铜炉曾于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俪松居长物——王世襄夫妇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中亮相,并以不俗成绩全数成交。其中最为夺人眼球的是,目前市场所见惟一的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曾创造铜炉拍卖单品价格纪录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及明末清初的玉堂清玩·大鬲炉。

  业内行家曾言:“距今几千年前的商周青铜器到处可见,距今500多年前的正宗宣德炉难见。”而一些仿制明宣德名炉造型、制作工艺精致、线型饱满的铜炉,目前也成为收藏市场中的“宠儿”,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就是此中极品。此炉在7年前创下了166万元的拍卖天价,其身形规整,包浆亮丽,色泽典雅,底部落“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篆书款。此炉曾是著名收藏家李卿丈(赵沆年先生)所藏众多铜炉中之精品,李卿丈谓之“最佳之炉”、“绝无仅有,视明炉尤为可贵”。李卿丈先生在北平沦陷期间为生活所迫而转让此炉。1951年,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经多方询探,方从他人手中购得。有意思的是,王世襄先生的铜炉收藏情结多源于李卿丈先生,当年王世襄从美国归国后得李卿丈赠炉十具,后虽经浩劫,多数尚存。

  另外一款当年同破纪录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也将面世。此炉直径12厘米,刻“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楷书款,浑圆腹,冲天耳,器型古朴端庄,炉身铜质厚重,手感甚佳。通体满布金片,包浆色泽亮丽。王世襄当年得此炉也堪称奇缘,此炉原为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所有,赵汝珍著有《古玩指南》,他为了解宣炉的合金比例,还曾锯开过一些真正的宣炉加以研究,可谓前无古人。他先后收集了100多件真正的宣德炉,但仅1951年赠与王世襄的此只宣炉得以传世。

  玉堂清玩·大鬲炉则是明末清初的珍品铜炉。其造型硕大浑厚,色质静穆精纯,器型之大十分罕见。炉经多年火养,精光内含,紫檀整挖炉座为明制,材料精美工艺精良,包浆润泽,甚为难得。1951年5月,王世襄购此炉于大烟筒胡同何玉堂家。何玉堂经营瓷器杂项眼力尤精,故宫收购之乾隆彩绘白燕双耳尊成对,即由何玉堂售出。

  古代铜器中,铜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特别是自从明代的宣德炉出现以后,这种器物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铜器艺术品中的主要器型。在明清时期,铜炉可以说是铜器中的典型代表。自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古董收藏品的铜炉逐渐走向拍卖会。步入21世纪后,随着艺术品价格的不断攀升,铜炉的行情水涨船高,成为收藏市场新的热点。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中,明代鎏金铺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拍出302万元的高价就是明证。

  近年文房拍卖市场加速繁荣,文房类拍品的整体水位上涨是原因之一,而明清铜炉渐渐回归了其价值本位,也是重要因素。目前,御制铜炉最受市场的追捧,常常会引发各路藏家的激烈竞争。另外,有一定年代、材质好、造型好的铜炉也深受藏家的喜爱。本次北京匡时秋拍适逢公司成立五周年,王世襄所藏铜炉专场是北京匡时全力筹备的精品专场之一,具有纪念意义,将为铜炉爱好者们奉献一场盛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