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凡物变神品:乾隆玉玺真值5000万吗(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31日 13:19  解放日报

香港苏富比将拍雍正朝珠乾隆玉玺 估6200万港元

乾隆玉玺伦敦4000万拍出 中国网民呼吁追索(图)

  皇帝用品拍价不断攀升

  近年来,皇帝用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了热点,拍卖价不断被推高。去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徴耄念之宝”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落槌,而它的拍卖底价仅600万元左右,结果以数倍于底价的价格成交,在国际艺术品业界还处于低迷期的当时显得很抢眼。

  乾隆玉玺已不是第一次被高价拍出了。早在2003年10月,乾隆“御用组玺五件”就曾拍出过2918万港元的高价,这5件印玺分别涵盖乾隆一生不同阶段;2008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皇威万代”专场拍卖会上,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刷新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去年,清乾隆年间的一方玉玺印章“九洲清晏之宝”在法国巴黎一家拍卖行被一华人买家拍下,成交价约168万欧元。据说,这枚印章原藏于圆明园,制作于乾隆年间。随后,“中华艺术瑰宝秋季拍卖会”在美国纽约举行,一方重达11.3公斤的乾隆皇帝巨型田黄玺以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

  此外,清宫龙袍、清乾隆“乾清宫”壁毯、象牙皇帝信宝匮等等,都可在拍卖会上一见踪影。

  日前,在上海锦沧文华举行的一家知名拍卖行春季拍卖预展上获知,330多件拍品总预估为4.3亿港元,其中两件皇帝用品:一串清帝御制朝珠估价800万至1200万港元,一方乾隆玉玺估价5000万港元。

  玉玺、朝珠等皇帝物件再次被炒高拍卖价,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文物原本不值这些钱,都因外国人利用中国人购宝心切和中国人的“皇帝文化”从中牟利。

  谁来甄别海外归来的皇家用品

  一般人都知道,清宫里的物品如今全都成了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不可能在市场上流通。那拍卖市场上的皇家用品来自何方?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海外回流!而且每件拍品都伴随着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且故事越编越完整。

  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18件皇帝龙袍延时拍卖事件,虽然导致被工商分局责令延期拍卖的直接原因是拍卖公司没有拍卖文物的资质、涉嫌异地经营、手续不齐等,但龙袍的真伪也引来了不少人质疑。这些来自海外回购、民间收藏的拍品,保存之完好甚至连故宫研究人员也感到惊异:“环境太干燥,丝容易断裂,太潮湿,又容易发霉,要满足这么多收藏条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回答是:“均属家传之宝,平时用樟木箱封存,极少拿出来。”虽说也有专家证实:每个时期龙袍上所绣龙的图案都不同,且龙袍上的花纹样式和位置都符合固定规制。但仅此鉴定也难消除人们的疑虑。

  愈是面对天价愈要头脑冷静

  买皇家文物的基本上都是华人收藏家。 2008年6月,康熙皇帝一方玉玺在法国图卢兹举行的拍卖会上以470万欧元拍出,据说是被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中国买家以电话委托形式买走。翻了数倍,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拍出的乾隆玉玺“八徴耄念之宝”,据拍卖方透露,得主很可能是中国的企业家。

  针对中国流失文物屡遭天价拍卖的现实,多位权威文物专家直言,这些文物实际价值远低于拍卖价格。之所以能不断拍出天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人的“皇帝情结”。在中国传统意识里,皇帝文物,尤其是玺印,是无上权力的象征。虽然实用价值已不复存在,但仍具有无穷魅力。同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也有能力从国外购买流失的文物了。有些外国人正是利用了中国人购宝心切,从中渔利。因此,国人更要保持清醒,通过“冷处理”,让这些文物相对“贬值”,将更有利于国宝回归。

  据悉,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加大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调查力度,收集、整理和研究流失文物,为国内专业机构追索工作提供信息,促使更多流失出境文物以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回归。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