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拍卖价格的正反面(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22:59 《钱经》杂志

  拍卖价=吸引力+炫耀性+投机性

  哥德哈伯(Goldhaber)指出:金钱和吸引力是双向流动的。金钱可以买到吸引力,吸引力也可以赢得金钱。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其实并不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的存世数量,而是艺术品所能吸引到的注意力。

  凡勃伦(Veblen)认为:当我们称赞某件艺术品时,如果把这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分析到最后,就会发现,这件艺术品具有金钱上的荣誉性。

  在凯恩斯(Keynes)看来,如果你是一个纯粹的投资者,仅仅将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品种,而不夹杂自己主观偏好的话,那么,理性的投资行为显然并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而是选择那些最可能被大多数人关注和欣赏的艺术品,即使这件艺术品制作得拙劣呆板,平淡无奇。

  虽然从表面上看,影响艺术品拍卖价的直接因素是买家的购买力、卖家的保留价和艺术品的供求状况等因素。但事实上,决定艺术品拍卖价的深层次因素却是艺术品的吸引力、炫耀性和投机性。此外,系统性风险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细节决定了拍卖价。

  价格=下一轮行情

  某件作品在拍卖上的高价成交往往会成为指标性事件,带动一时之风气,甚至成为整个市场的推动和转折力量。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举办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瓷罐以1568.8万英镑(约2.3亿人民币)的价格易主,在刷新中国瓷器最高成交价纪录的同时,也引发了青花瓷收藏热。

  2006年3月31日,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亚洲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张晓刚的作品《血缘:同志第120号》以高出估价近3倍的97.92万美元成交,由此导致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幅度飙升。

  2006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专场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以1.166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并因此而带动了内地的新一轮佛像热。

  在艺术市场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拥有《时尚》(Vogue)、《纽约客》(The New Yorker)等著名媒体的传媒大亨纽豪斯(Newhouse)曾经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约翰斯的最重要作品《闪耀开始》,并因此而震惊了当时的艺术界和收藏界。这位精明的传媒大亨之所以愿意花如此高价购买这件显然并非“物有所值”的艺术品,目的是希望他所收藏的约翰斯的其他作品能够迅速增值。他的逻辑是:假如约翰斯的《闪耀开始》值1700万美元的话,那么,约翰斯的其他作品价格显然也会“成倍地上涨”。

  拍卖价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以价格信号的形式将买家的价值判断和购买能力公之于众,并且通过大众媒体宣传报道的“放大效应”,使得这个价格信号得以广泛传播,以此影响藏家个人的主观判断,从而影响艺术市场的主流判断,进而影响艺术市场的供求状况,最终影响艺术品的成交价格。

  这就是说,拍卖价所传递的价格信号影响甚至决定着艺术市场的新一轮行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拍卖价的价格信号传递功能正是拍卖业不同于画廊业的重要比较优势,同时也是导致拍卖业的发展较为迅猛,画廊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文中观点仅属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刊立场)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