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栋巷
提要:润格是指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开列的价目标准,又称润例、润约和笔单等。无论是近现代书画名家还是古代书画家的润格,对于判断其作品的价格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同时,润格也是书画家心境和个性的流露,值得藏家重点关注。
近日落槌的翰海秋拍艺术专场中,一件齐白石画作《贝叶草虫》以1680万元高价成交,创下齐白石单幅作品拍卖成交最高纪录。“贝叶草虫”是齐白石常见的绘画题材,拍场上类似的作品也不少,但为何只有这幅能拍到千万元之上呢?解读其中的缘由,可以让我们了解,投资书画精品,其实除了题材之外,还有其他的“捷径”。
白石润格透露玄机
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遂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细入毫微地将贝叶极细密的段段叶筋与草虫之丝丝纹脉,在近乎原大的体态下完全写真地刻画,在神形并茂地展现中达成极高的艺术再现。面对白石老人的贝叶草虫,我们便能感受此中惊人、超凡的天才发现与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拍卖成交记录,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贝叶草虫”题材,白石老人还曾绘制过许多幅,而且成交价格不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品价格的高低,与画中虫的贝叶种类和数量,还有着一定的联系。在2006年上海朵云轩的秋拍中,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估价50万至60万元,成交价为90.2万元。画中有一只蟋蟀和一只蝉。在2005年江苏爱涛的秋拍中,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估价80万至100万元,成交价为495万元,蝉儿的唱、红蜻蜓的听、螳螂的回望、蚕蛾的闲,都汇聚在这幅作品中。而此次拍出1680万元的作品,曾经在199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拍出过88万元。画中虽然也有四只昆虫,但种类已经变成了蜻蜓、蝉、螳螂和蟋蟀。
齐白石是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从做木匠的时候起,齐白石就靠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其曾有这样的润格: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可见其对于画中工笔作品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价格有着明确的认识,齐白石的草虫,有工、写之分。通常工细者,先画草虫后补景;写意者,先画景后补草虫。这样的润格的价格也是大有差别的,此次拍出天价的《贝叶草虫》中的昆虫均是工笔细致绘制的,因此当初的润格就非常可观了。
价格变化寻找根源
除了近现代书画名家之外,古代画家的润格对于判断其价格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其中最有名就是郑板桥自己开出的润笔价格,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订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亦即一千斤米左右。在今年的秋拍中,中贸圣佳拍卖行推出的《竹石图》立轴,成交价为537.6万元。
对润格影响较大的另一画家是吴昌硕。他是第二代海派书画领袖人物,在书、画、印三个领域实行了全方位的突破和创新,并以自己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滋润着丹青笔墨和金石篆刻,将金石意蕴发挥得淋漓尽致。吴昌硕的润格历经几次变动:1911年乔迁上海,1912年润格上升幅度趋大,1914年、1922年吴昌硕又进行了两次调整。虽然居高,但求书画、印者仍络绎不绝。吴昌硕有时应酬不过来,会请其弟子代笔。一般由赵云壑代画花卉,王一亭代画人物,最后由吴昌硕落款。像此次秋拍中,吴昌硕的一幅《兰石图》立轴,估价25万至35万元,成交价仅为33.6万,而在2008年北京的荣宝迎春拍卖会上,这幅吴昌硕76岁创作的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50.4万元。可见,市场对于这样的应酬之作还是不太接受的。对于藏家来说,从以往画家润格的变化中,可以对于画家作品的优劣有所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受到市场追捧,而不断提升润格的画家来说,其晚年作品可能更多地是一些应酬之作,其投资价值也较其精品逊色不少。
研究润格避开风险
对于书画投资者来说,研究名家书画的润格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时可以对于自己的投资做出判断。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丰子恺的作品非常受欢迎,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早期作品的价格变化非常大,像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丰子恺在1947年创作的《大道将成》镜心,估价7万至9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78万港元。而在1948年创作的《龚自珍诗意图》立轴,估价20万至30万元,在2008年的春拍中的成交价只有44.8万元。
丰子恺的作品历来很受藏家的喜爱,民国时期他曾公开在《论语》上发表自己的润格:漫画(一方尺以内)每幅32万元,册页(一方尺)每幅32万元。立幅或横幅,以纸面大小计,每方尺32万元,指定题材者加倍,其余另议。丰子恺原来并不是以卖字画为生,然而在1948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连丰子恺这样的名人也不得不以字画谋生。因此,在投资解放前丰子恺绘画的时候,不妨重点关注1948年之前的作品。
润格规范了市场,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曾经为太平天国服务过的扬州画家陈崇光(若木)是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史料表明,他至少两度前往上海卖画,常年奔走在江浙之间。1887年著名画家黄宾虹曾赴扬州随其学习花鸟画,黄宾虹在《近数十年画者评》赞叹:“陈若木崇光,双钩花卉,极合古法,人物山水,各各精妙。”在世的时候他的画就已经价格不菲,民国初年他去世后他的画价陡然攀升,几乎与古人比肩。但进入上世纪20年代之后,他却淡出画史,几乎被历史遗忘,直到现在都不为人知。直到近年很多署名“若木”的伪作重出市场,才帮助我们解决了历史谜团。原来,48岁之后陈崇光得了狂疾,这时他的画已经十分成熟,求画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识别他画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当时涌现出极多的伪作和赝本。而陈崇光狂疾之后也根本无力打假。陈崇光生前身后作假者的大量伪作几乎毁掉了他的艺术成就。目前市场他的作品价格基本上只是在万元左右,可见由于当初的高润格,导致了伪作增加,特别是晚年没有能力打假,导致了其作品市场价格的崩溃,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通过研究画家曾经的润格,无疑可以对于投资书画有所帮助。
目前,润笔账单本身也成为了藏家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研究其中的细节,可以使得藏家获得更多的投资技巧,而账单本身也是画家自身的墨宝,因而也多了一份收藏价值。像傅抱石的润笔账单,在2003年的拍卖市场上,估价5000至7000元,成交价达到了33000元,可见市场对于其追捧程度。由于书画家的润格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细细品读,可以看出润格也是书画家心境和个性的流露,值得藏家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