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骇人听闻 > 正文
 

一个赝品收藏爱好者的生财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7:57 周末报

  “好画卖得好,赝品也卖得火!”这是一位拍卖业的资深从业者对目前书画拍卖现状的困惑,其潜台词是——“赝品收藏出现了市场”。

  凡是有藏品的地方就有赝品。但当赝品成为收藏热潮中的一种时,就让人看不明白也摸不清楚了。4月1日,宣传火热的首届收藏艺术交流交易会如期在广州开幕,然而众多闻讯而至的藏家参观后大呼:“大失所望,赝品太多!”其中,叫价300万的康熙龙袍竟被指“实
为戏服,手工非常差!”交易会所第一天展示的名家字画更被指为“无一真品!”4月3日,部分被指赝品的展品已没有出现在展场中,收藏艺术交流交易会行政总裁陈立告诉记者:“已全部被购买!”

  藏家胡东今年3月初在上海买进一张海派名家冯超然的山水画真迹,4月初却看到北京某拍卖行的春拍图录上有一件一模一样的拍品。他与两位专家一起赴京观看,发现北京拍卖的那件是赝品,但结果是这件赝品在拍卖会上还是以5万多元成交了。

  据悉,国内艺术市场有个规律,一旦市场红火了,赝品便也跟着红火。近年来,在国内众多书画拍卖行里通常推出的很多无底价字画,虽然有经验的行内人都知道这里面混杂着不少赝品,即使心知肚明,仍旧有人毅然举牌。专家指出,这些购买者有的是希望提升艺术修养,他并不在乎作者和区区数百元钱;有的则是期望以低价进货再转手卖给尚不能识别的新手,从中谋取商业利益。

  所以,有人认为,艺术类赝品会引起鱼目混珠,给予了作伪贩伪者有可乘之机,应予制止;也有不少收藏爱好者、经营者认为:其实,赝品收藏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一个赝品收藏爱好者的生财之道

  岳峰,一个在西安收藏圈颇有名气的艺术品爱好者。他的收藏历史已经接近10年左右,每逢双休日,他都泡在西安著名的八仙宫古玩市场、小东门丹尼尔古玩商城和朱雀路古玩城里。

  与其他谈赝品色变的收藏者不同,岳峰听说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表示非常乐意配合,他告诉记者:“这是事实上就存在的东西,并不会因为我们不谈而不存在,而且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快乐’,当然这些‘快乐’是有代价的。”

  “为什么爱好收藏赝品,一部分原因是古书画真迹买不起,价格相对低廉的赝品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因为我曾经吃过一个亏。有一次,我在一家瓷器店看到了一个南北朝的钵,心里想:‘杜牧有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说明南朝佛教十分昌盛,钵作为僧人的器皿,流传到现在也是可能的。而那个钵上莲瓣的装饰也正说明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于是我就问了问老板价格,他说5000元。”岳峰的眉头紧蹙,“太便宜了!我对收藏是有所了解的,这个价格相当便宜。我又和老板杀了杀价,最后以2000元成交。回去我乐了好几天,以为拣到了宝贝。”

  谁知道,一次专家的鉴定让岳峰接近崩溃:“西安举办了一个公益性质的收藏鉴定会,我就把这个钵拿过去给专家鉴定。结果专家说,我所买的这个钵底是‘圈足’,这种设计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专家的最后一句话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他说:‘10元钱就能搞定!’”

  这个打击,让岳峰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去碰收藏这件事情。突然,有一天,他自己猛然告诉自己:“为什么人家就能利用赝品赚那么多钱,而我不能呢?我有收藏知识,有收藏经验,我应该可以。”岳峰就遂把目标界定在了赝品收藏上。不过,他对记者强调说,这么做是为了弥补缺憾:“不久前,我去了一趟广州,在那里用6800元购买了一幅毛主席的墨宝。一共是44件,我去的时候已经剩下了最后几件了。卖方明确标明这是复制品,但我觉得这种技术复制出来的效果达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对于那件作品,我现在爱不释手。是有原因的,毛主席书法真迹一直被收藏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档案馆,从不对外展出;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馆藏的书画真迹,目前内地居民尚不能常常赴台观看。所以,买这个作品,我是出于弥补缺憾。”

  当然,岳峰也不避讳自己收藏赝品的契机,就是为了赚钱:“当然,我不会欺骗别人,我很明确告诉他们这是赝品,但我会告诉他们这个赝品是很价值的。不瞒你,我用赝品收藏赚的钱,已经让我自己换了3次汽车了。”

  赝品泛滥令人忧

  伴随着各地风起云涌的艺术品拍卖热,赝品假货也是泥沙俱下。

  仅从去年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39.3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来看,艺术品拍卖在我国已相当红火,许多拍卖者把艺术品拍卖当成了取得暴利的一个行业。甚至有的拍卖行只搞一次拍卖会就关门了,因为这一次它就挣足了钱。于是,在红红火火的拍卖之下也掩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内容。

  成立三年多的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依照现代企业制度构架运作,以稳健、平实的作风赢得了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界和收藏家的尊重。华辰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给你听,某公司王经理在一次拍卖会上,以140万元的价格竞拍得10件名人书画,后经专家一鉴定,其中6件作品是假货。家具收藏爱好者吴铁生在参加上海一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古典家具、艺术品专题拍卖会’,拍得4把红木太师椅,他支付了竞拍价款4万元和拍卖佣金4000元。可事后,他发现拍得的太师椅全是赝品,一气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甘学军顿了顿,接着说:“可见,赝品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拍卖行最头痛的问题,所有负责任的拍卖行也最下功夫对待,但防不胜防,有时也无可奈何。产生赝品的原因是利益驱使,制假有一定历史传统和市场需求。而大多数投资者和爱好者对收藏品的鉴别能力较低。近年,我就见过两幅所谓的唐伯虎《金陵十二钗》,这类‘关公战秦琼’的事很多,很严肃地制造了一个笑话。另外,有些拍卖行不严肃,给制假人提供了机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拍卖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岳峰这样的赝品收藏爱好者只能算这个行当里的小鱼,真正凶猛的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拍卖行:“我做这一行已经不少年了,大概知道拍卖行的一些内幕。他们有的和某些商人联合起来拍卖赝品,这似乎已经成为这一行中的潜规则。另外,拍卖法有规定,除非故意欺诈,拍卖赝品亦可免责。这个规定被很多行内人称之为‘尚方宝剑’,这令很多买家不知所措。投资者在拍卖场上买到假货不知怎样去索赔,而卖出赝品的拍卖公司则有拍卖法规的保护,你说这算怎么回事啊!”

  赝品收藏花样多

  收藏爱好者丁涛是北京市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总,他最喜欢的就是书画作品的收藏,但赝品泛滥的市场竟让他无意中成了一个中国书画市场的研究者。“制假贩假是其一,它还因此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的第一大怪现象。”丁涛苦笑着说。

  “作为一个爱好者,我是了解一些情况的。在北京的潘家园等地,齐白石、徐悲鸿、启功、范曾等名家赝品被公开出售,价格从200元到800元不等,常常是营业员刚刚卖掉一张,又从柜台里取出一张一模一样的挂上。而在成都市一公里长的‘书画一条街’,在苏州久负盛名的‘书画一条街十全街’,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子、唐寅的美人……随处可见。画价可以从数万元砍到100元。听行内人说,这些画都是从几个‘著名’的书画批发市场批发来的,具体是哪里,他们不愿意透露。”丁涛点了支烟,压低了自己的嗓子,继续说:“赝品缘何大行其道?有一些所谓藏家,专门以低价收购假画,然后再通过关系请一些有名望的艺术家或鉴定家来题签、题跋,于是假画摇身一变就成了‘真迹’。还有些藏家认为,假画只要放上几年、几十年,就能以真迹的身份面世了。虽然有人心知肚明,却仍然乐意购买,再花钱请鉴定专家做真品鉴定,用于送礼或者是炫耀,这么做既投入少又相当‘体面’。正是有了这样的心态和需求,书画赝品市场才一路绿灯。”

  中国收藏家协会闫振堂会长对收藏市场上的假冒现象深恶痛绝,他非常详细地给记者点破了其中的花样:“赝品收藏市场这么畸形地发展起来,那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的兴起,赝品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套生存办法。具体是怎么做的,我来分析给你听:首先,将已故名家的真迹同赝品放在一起出版。过去,我国出版名家画册是比较严格的,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出画册了。需要指出的是:在拍卖场上,买家对拍品是否被发表和著录非常看重,一般拍品只要被著录和发表过,往往会拍出相当理想的价位。在一般拍卖中,凡著录过的拍品几乎都有上佳的表现。我举个例子,比如程十发的《钟馗游春图》,它著录于20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程十发艺术》,该作品最后以25.3万元成交,比它本身的收藏价格高了很多。于是,一些推销赝品的人就摸准了买家的心理特点,将某名家的真迹和赝品印成画册,以蒙骗买家。第二,用现代照相技术将画家和赝品进行‘合影’。在拍卖会的拍品预展上,我就经常能看到某名家与该幅拍品的合影,拍卖行用这一方法是为了证明该幅作品是画家真迹。 ”

  闫振堂接着说:“请名家或鉴定家在赝品上题跋也是一大途径。一般在拍卖场上,只要有大名头或鉴定家的题跋,买家都会踊跃竞投、志在必得。在买家眼里,花巨资购买这类作品可靠、放心。最后就是一些藏者与拍卖行联手推销赝品。目前,能拍艺术品的拍卖行不少,这当中自然有好有差。不少拍卖行见利忘义,他们同赝品的委托人暗箱操作,坑害买家。”闫振堂非常痛心地说:“这些都是让赝品收藏成为一种市场的间接因素。艺术品爱好者都要警惕。”

  “收藏行业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可依,文物保护法管的是出土文物品的收藏与流通,市场法律法规管的是收藏市场的商品交易,全国收藏业也无政府部门专管,使得整个收藏界长期处于真空地带,不乱才怪。”闫振堂在采访的最后特别指出。

  赝品也有一定收藏价值?

  据悉,书画赝品出于审美习惯,在国内的接受度比雕塑赝品要高出很多。因此,一批专业的复制公司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经故宫授权独家复制发行古代书画的北京一鼎轩。该公司总经理吉平表示,早在2001年底公司就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限量复制1000件故宫馆藏古代书画的协议,每件只复制100张。

  “我们复制古代书画都经过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是亚真迹的一等高级仿制品。”吉平同时强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签订了复制发行书画协议的只有我们一鼎轩一家,每件复制品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把关,并有‘故宫博物院监制’的印鉴,而其他复制发行故宫书画的公司只是经销商。《步辇图》、《游春图》这些深藏于故宫内的艺术珍品眼下已可以在‘一鼎轩’一睹其芳容,也频频有藏家询问其价格。

  因此,中国收藏文化研究会会员王月琴提出:“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一些从事艺术商业的人为了盈利而进行艺术作品的复制,这种复制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最大,它的畸形产品就是赝品。其实,艺术品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行为,所以任何一个经济繁荣时期,都伴随有巨大的艺术品复制行为与复制艺术品市场。在现代社会,艺术作品的复制还有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改变了艺术作品对于公众的神秘性,使艺术作品通过市场广泛地进入公众的家庭,使文化的发展已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意义远远超出艺术领域之外,艺术类复制品,包括赝品是培养了公众对艺术品原作的渴望。”

  “现代社会的公众对于艺术品有一种日益强烈的‘接近’愿望。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与收入的增加,公众对于艺术品消费的愿望不断增加,他们除了去美术馆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原作外,还希望将艺术作品摆在家中进行持久地欣赏。但是,与现代公众庞大的消费愿望相比,艺术品原作的生产是有限的,特别是适合公众趣味的优秀作品是有限的,巨大的消费需求与有限的优秀作品之间的市场供求矛盾,就使得艺术品原作的价格居高不下,这就产生了艺术品复制,其中就包括赝品的巨大需求空间,它满足了公众通过占有一个对象的酷似物、摹本或占有它的赝品来占有这个对象的愿望。如同市场上流行的大量的物美价廉的人造饰品一样,天然钻石的稀缺与昂贵,造成了人工钻石饰品和其它替代饰品的巨大市场。”王月琴强调说:“在西方艺术市场,就是原作与赝品并重,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需要和经济能力选择不同的艺术品消费。艺术类赝品的市场优势在于,它能满足占社会多数的中产家庭特别是才出校门参加工作的青年人购藏欣赏大师名家作品的愿望,又不至于给家庭开支带来沉重负担。当然,艺术作品的购藏者也将面临一个艺术作品原作与赝品的鉴别问题(通常,出售赝品的商家必须向顾客明示所售作品为赝品,并在作品的某一部分明确标示)。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和版权管理机构对此也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以迎接、促进这一新生市场的发育和有序发展。” (记者 陈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赝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