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啸青萝” 琴以1904万元成交, 宋朱晦翁藏仲尼式琴拍出1120万元, 南宋连珠式“南风”琴成交价达582.4万元……在刚刚结束的春拍上,多个拍卖行推出古琴拍卖,并纷纷以天价成交。
而在此之前,明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的天价在去年秋拍上亮相,勇夺历年古琴拍卖之冠。古琴近年价格上翻至少十倍,但在收藏领域却仍只是冷门项目,市场行家认为其价格未来不可估量。
文/图/表 记者林琳
市场现状:数年价格翻十倍 西洋琴也看涨
一名广东收藏者透露,自己曾在市场上见到一件8万元的普通古琴,虽然心中喜欢,而且觉得价格不高,有可能“捡漏”,但是琢磨了一段时间还是不敢买下:“古琴这个东西见得少,听说被‘加工’过的太多了。”后来他终于下定决心购买时,这把古琴的价格已经今非昔比,价格翻了近一倍!
事实上,仅仅在三五年前,古琴的价格也不过三五万元。古琴鉴赏家陶艺表示,几年前被自己劝说购买古琴的人,现在都纷纷向他道谢:“当时他们的入货价绝对不超过10万元,现在至少每把都超过100万元了。”三五年间,古琴的价格就翻了十倍以上!
古琴价格大起,和其数量稀少密不可分。陶艺曾做过不完全统计,在考察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馆藏机构和包括香港在内多个地区的私人收藏后,他得出结论:目前存世的包括民国在内的古琴数量应该在2000把以内。
古琴拍卖偶然性很大
曾经拍卖过古琴的拍卖行工作人员表示,古琴的拍卖偶然性很大,如果在拍卖前能征集到,就可能上拍,否则也少有人将其作为重点的拍卖项目。何况这方面难有固定的专业班底,一般都是聘请音乐的专业人士进行鉴定和评定。
在上世纪中期,不少香港收藏者到内地市场上“淘宝”,往往用一台彩电就可以换得一把明代古琴,不少收藏者至今提起都扼腕叹息。在古琴价格水涨船高之前,市场并不把古琴当作一回事。“即使是资深的古玩老板也大多从不把古琴当一回事,在他们眼里玉器、瓷器更值钱”,一名收藏者表示。
除了古琴,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西洋乐器也开始显山露水。比如曾经于2007年出现在成都某拍卖行的几把意大利小提琴,结果均拍出数百万元高价,一把意大利玫瑰红小提琴和一把意大利橘红色小提琴各拍出550万元高价。据了解,广东某拍卖行在1年前也曾透露将举行一场小提琴拍卖会,但至今仍未有明确消息传出。
“意大利小提琴的历史不过两三百年,就能拍出这样的高价,更不用提中国古琴了”,一名古琴收藏者表示,如果与西洋乐器对比,古琴未来的升值空间更大。
建议:收藏可从新琴或普通古琴入手
“目前收藏古琴的人未必懂琴,不过绝对有超前意识”,陶艺介绍,评定一张古琴的价值,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包括材质、工艺、品相、年代、式样以及其流传情况等。不过,“收藏古琴的最重要标准还是音色”。陶艺认为,每张琴的音色各不一样,十张同一个样式的古琴,做工精美的声音可能很一般,而做工普通的可能音色甚佳。
“美观与音色有时候是两难问题”,曾有一名收藏者收藏的唐琴外观可为佳品,但是音色不佳,虽然经过修复,该古琴的音色有所改善,但是很可能破坏琴身上的断纹。这名左右为难的收藏者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存琴的完整性。
在陶艺看来,清代之前的琴才有收藏价值,因为“清朝无好琴”。目前,市场上清琴的价格从5万元至20万元不等,明琴在20万~200万元之间,宋琴在100万~300万元之间为多,也有500万元左右的。而全国目前有近百家制琴的作坊,新琴价格有的可低至三五千元,贵的也有达50多万元的。
陶艺认为,收藏新手可以选择从新琴入手,或者选择价格较低的普通清琴。
收藏TIPS:
古董收藏最怕假,古琴也有不少做假手段。最“高仿”的手段是用老木头制琴,并人为做断纹(即“假断”)。对木材懂行的收藏者可以凭知识判断古琴的真假。比如明琴的配件多为紫檀、黄花梨,如果使用红木制作的配件就应该是清代或清代之后制作的。
断纹的形成与年代有关,琴的材质和保存情况有关,一般来说年代较久远的琴身出现的断纹较多,很可能形成“梅花断”,而年代较短的有可能出现较浅的大蛇腹纹、小蛇腹纹等。造假者使用热胀冷缩法,先用刀在琴身上划,加漆,用喷枪烧或者用烤炉烤,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就泡冷水或放在雪地里。经过热胀冷缩,琴身就会形成不同的纹路。
判断古琴的流传可参考史料和古琴上的铭文。不过铭文也可能有假,收藏者要结合史料和篆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古时的琴弦用蚕丝所制,容易断,而且难以保存至今,所以保存至今的古琴或者没有琴弦,或者是后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