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收藏的1949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
左派是个商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就靠经营红色书刊、报纸、瓷器、像章、海报维持生计。他的小店从武汉开到了深圳。左派也是个藏家,他收藏了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之间,涉及重大题材的各类报刊两三万份,有1949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当天的头条新闻是“北平宣告完全解放”。还有1949年10月1日《江西日报》、《大众日报》、《解放军报》等各地的城市解放报。而这一类藏品,他是从不出售的,左派说,他现在是“以藏养藏”。
深圳老报刊藏家实力强
在罗湖的一个古玩经营大厦里,左派开了个叫“左派”的小门面。除了一些熟客会偶尔来拿些货外,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流,也极少有藏家来这里淘东西。“我现在基本上是靠做熟客,打电话跟他们联系,需要什么我去找,找到了再给他们送过去。”左派一边埋头吃着盒饭一边说:“收藏老报纸是我的爱好,我没有工资,只能靠这个小店,赚了钱就买点喜欢的,以藏养藏。”
上世纪90年代中旬,左派曾在工人文化宫的古玩市场里开店,当年的红火景象至今仍记忆犹新,“我是1996年来深圳的,当时只是想来看看有没有市场。我们是最早一批在工人文化宫开店的,那时候收藏市场环境很好,很多玩收藏的都集中到这一带。几乎是一进货就卖完,很多熟客都是当年积攒下来的。”
左派在工人文化宫里忙于生计的同时,一个多年后被左派极力推崇的资深藏家此时也在工人文化宫里淘着自己心仪的宝贝。他就是李劲澍。正如左派所言,要论老报刊收藏,李劲澍在深圳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左派说:“深圳收藏老报刊的藏家实力非常雄厚,不比北京、天津、上海的藏家差,像李劲澍手里的藏品就非常好。”
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旬在工人文化宫淘东西的经历,李劲澍还记得当时有一个江西老行家,他那里有一堆的旧书刊,李劲澍在他那淘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资本论》、《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等,李劲澍说:“那时候这些书刊真便宜,几元一本。我买了很多,别人还笑话我,现在这些书多难找。”
一边做生意一边搞收藏
2004年,市场开始走下坡。随着工人文化宫的古玩市场被拆除,左派和一批商家转战到了另一个商厦。市场越来越差,很多同行都不做了,可左派却依然在坚持,他觉得自己除了这些年在收藏市场上摸爬滚打积累出来的经验外,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再加上别人是纯粹做生意,可他还保留了一分收藏的热情。近几年,收藏市场开始好转,特别是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书刊、报纸、像章成了最热门的藏品。左派又开始忙碌起来,帮香港客户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报画,帮报刊收藏者补齐藏品,把自己的藏品送到各处展览……在帮客户找藏品的同时,左派还留着一个心眼,给自己的老报刊收藏增补藏品。
上周,左派到深圳机场(7.70,0.17,2.26%)拉回了他的2000多件藏品,包括火花、烟标、像章等,从10月1日开始,他的这2000多件藏品在机场展出,一直展到了11月中旬。国庆节期间,左派还参加了深圳收藏协会主办的红色收藏展,展出了他收藏的一批老唱机。11月27日,左派要在航城艺都举办“红岩魂——11·27烈士藏品展”,左派说,这个展是为了纪念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牺牲于渣滓洞的革命先烈。展出的60件藏品包括:照片、书画、雕塑、宣传画和海报等。
8张报纸花了6000元
在左派的众多藏品中,他收藏的两三万份老报刊却从来没有展出过,左派把他收集来的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老报刊整理成系列,而他目前专注的是全国城市解放报、开国大典、抗美援朝等系列报刊的收藏。在他的藏品中,一份1949年10月2日,报道新中国成立的《江西日报》是他今年2月从一个同行手里买来的,花了3000元,左派说,“3000元很低了,是同行才拿到这个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类老报纸涨得太厉害了。”
市场升温,对于商家来讲是一件好事,可左派的心情却很复杂,涨价了,他可以卖出一些重复的老报刊,赚点钱,可他想给自己收藏的老报刊系列增补一些藏品,却发现,这类藏品的市场价已经很高了,“上世纪90年代中旬,我去外地进货,花一两千元就能拉回来一小推车的东西,现在十几万也拉不回这么多。前几天,我花了五万元才拿回一小卷‘文革’时期的海报。而去年一千元能买到的海报画,今年涨到了两千多元。”左派刚刚从外地进了一批货,其中还有他为自己淘回来的8张“文革”时期的报纸,8张报纸花了6000元,左派却觉得很值,“这类老报纸很多藏家都在找,货很少,能找到就很不容易了。”一会儿是藏家,一会儿是商家,左派十几年来一直在收藏圈里平衡着自己,他希望自己最终能把老报刊收藏做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