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七万余册古籍善本收藏记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 22:39 北京商报

  1994年以后,大规模的古籍善本拍卖市场开始形成,古籍的价格一下暴涨起来,翻了100至500倍。古籍涨价,韦力亦喜亦忧。喜的是大众和市场开始认识到古籍善本的价值,忧的是自己财力有限,看到值得收藏的宝贝无力购买。为了购书,对商业不太感兴趣的韦力毅然投身商海,开起了公司。“我下海的重要动力就是买书没钱。我当年看黄裳的一篇文章,说买好书的惟一办法是花大钱,想在僻巷中“捡”到好书的概率太低太低。这句话对我印象很深。所谓的藏书没有经济支撑根本就支持不下去。”

  每年买书从300万元到600万元

  10年前韦力还经常到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淘宝。他曾在黄城根的一个早市上看到别人卖一套旧书,上前一翻,竟是《新元史》的手稿。卖者开价200元,韦力赶紧买下了,现在这套手稿最少值几十万元。后来旧货市场上的真品几乎绝迹,他就把目光转向古籍书店和拍卖会了。

  据韦力讲,他收藏书最初靠藏家和民间,其次是各地古籍书店,再是拍卖会。现在次序倒过来了。可能是社会的趋利行为吧,拍卖场上最容易卖出好价钱,卖家最希望在拍卖会上卖出好价钱,社会上好的东西就都集中在那。

  通过拍卖韦力买回了不少好东西。经学大家段玉裁曾经写过《说文解字注》,他第一刻本叫《经韵楼本》,这个本子刻于嘉靖年间,最初发行量就很少,10多年来都没见到,结果近两年,在拍卖行就见到了两本。“我经常去古籍图书的拍卖会,对于我以为有价值的图书,往往抱着志在必得的态度,而另外一些不太重要的书,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价格能够接受,我也会买。现在好多人并不懂书,出于投资的目的,也来参加图书拍卖,这说明古籍图书的升值空间越来越大。相比前几年,现在我要花十倍多的价钱,才能买到以前的那些书了。”

  据介绍,前几年韦力平均每年花300万元在藏书上。“随着古籍拍卖价格的攀升,现在我每年在买书上要花600多万元,这是我收入的90%。其实这很正常,在历史上书的价钱本来就远远高于瓷器和字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说它的价格在暴涨,只能说是‘回归’。”韦力说道。

  收藏有7大系列

  在韦力的藏书体系中,有8000余部、7万余册古籍善本。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50余件、200余册,宋元递修和宋元明递修本近20部、300余册。明刊本1200余部、1万余册。名家批校本及抄校稿本800余部,活字本500余部,碑帖1700余种等。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再结合年代、版本不同分类收藏。

  韦力的藏书分7大系列,“由这7大收藏系列,我想到自己要研究的7大系列:包括碑帖的研究、中西印刷交替史、清代经学版本研究、活字本研究、批校本研究及印谱研究等”。

  活字本是7大系列之一。中国念念不忘的四大发明中,印刷和造纸两样都与书有关。“我在收藏中发现,在整个线装本中,活字本占的比例百不得一。这是个很奇怪的问题,中国是活字本发明国,然而活字印本难免罕见。然而有悖论的是,韩国、日本对活字本的研究远甚于中国。”韦力介绍:“我收藏了中国最大的一份木活字本《文恭集》,是宋代胡宿撰,我收藏的是乾隆武英殿聚珍版,聚珍版就是活字的意思,是乾隆皇帝起的。当年出了138部,其中4部是木刻板,134部是木活字本。我收藏了其中的60多部,都是这几年陆续收藏到的,各种途径都有。”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