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极少主义绘画:巴内特纽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7日 10:26  北京商报

极少主义绘画:巴内特纽曼
  《Be 1》

  巴内特·纽曼(1905-1970)出生于美国纽约,曾就读于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同时还学习过自然科学和哲学,甚至参加过纽约市长的竞选。他曾经是积极支持“抽象表现主义”的美术评论家,此后却成为风格与其观念背道而驰的艺术家。纽曼的艺术风格形成于1948年,当时他创作了一幅由深红背景和红色线条所构成的作品,对此纽曼曾说:“我意识到这里有些名堂,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此后,纽曼的作品特点就是在巨大的画面上涂抹强有力的单一色彩,中间有线条成垂直或水平方向通过画面,或者在平面背景中仅画一根或两根垂直的线条,这些孤立的线条被人们戏称为“拉链”。纽曼的作品以最简单的形式对“极少主义”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极少主义”艺术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纽约出现的抽象几何绘画和雕塑流派,作品特征的制作手段极为简约,只是直角、矩形或正立方体,成为对以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极少主义”艺术家追求形式创造,但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和联想,反对追求个人表现的过度夸张行为。“极少主义”艺术作品本身只是提供一种契机,“意义”存在于作品之外。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知识储备和当时的心理状态,对作品进行各自不同的解读。

  纽曼与大多数“极少主义”艺术家相比,他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表现出成熟的个人风格,而在“极少主义”盛行的上世纪60年代,纽曼力求排除欧洲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影响,即“绘画性”。他创作大尺寸、光洁平滑、色彩对比强烈的油画,致力于探索色面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色块的大小、明暗、色彩,线条的位置、粗细、肌理的组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纽曼在无限的可能性中,经常花费几个星期的时间推敲线条的位置,因为那些简单的色面和线条体现出的是他的哲学观念。

  纽曼放弃了技术性的形式感和个性表现力,他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或许是一种呆板的艺术形式,但是在冷漠背后,却蕴涵着深厚的精神哲学空间和能量,是对时代激情与焦虑的平息。“极少主义”艺术家认为,形式的简单纯净和重复,是现实生活的内在韵律,人们肉眼所见到的日常生活,本质上并没有那样丰富多彩。在简单枯燥的外表后面,是艺术家对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渴望和追求。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