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小松:信息时代的文化融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 14:56  北京商报

王小松:信息时代的文化融合
王小松:信息时代的文化融合
王小松:信息时代的文化融合

  站在王小松的新作面前,仿佛是站在一面布满神秘符码的大墙面前。它们整体上单纯、静穆,同时又充满感性的细节,让人涌发识别和阅读的冲动。这种体验联系着经典绘画给人的普遍经验,更体现出信息时代人们普遍拥有的视觉经验。当一个被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视觉世界与时代的视觉经验产生叠合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视觉文本。

  王小松的经历对其艺术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他开始学习艺术的上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期,面向世界开放的社会环境,使来自西方的艺术思潮与各种艺术样式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并置、本土与外来文化碰撞的空间里,这使得王小松的艺术思想基础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复合”的养分。此后,他前往德国求学,并且在那里从事艺术创作,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的当代发展。可以想见,他的思想一开始便遭遇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与激荡,他的思考更多地建立在如何积极吸收西方当代艺术的优长,从观念的层面形成自己对于当代文化的感知方式。同时,他在心理上则需要重新回溯本土文化传统,并从传统文化资源中获取营养,从而弥合在两种文化碰撞中所产生的心理焦虑。

  当他从中国汉字文化中找到可以转化为当代信息符码的元素时,他便形成了自己的选择。有意思的是,他不是简单直接地运用汉字形象,而是将汉字形象具有的“信息感”和视觉上的“结构性”,这两种因素抽取出来并强化它们的意义。他摒弃了文字的实用性,抽离了文字内容的“叙事性”,而彰显出汉字的“形象性”,这种在观念层面上对文字“叙事性”意义的转化,使得他的作品既是视觉的迷墙,也是一种文化的迷墙。在那里,汉字的“身份”脱离了原有阅读形态而变成诉诸视觉形态,从而引发人们的阅读冲动,并拒斥了阅读的可能。这种对文字的“抽象”处理方式,对应了信息时代人们感知事物的经验,从而使他的艺术既超越已有的具象表述,又超越传统的“抽象”表述,成为一种崭新的视觉文本。与此同时,作为一位感性禀赋极好的艺术家,他充分注意到西方,特别是德国艺术传统中对“物质性”的关照,运用颜料的“挤”和“摆”形成了画面表层“物质性”的肌理效果,凸显出材料媒介的“物质性”,使得画面中的符码在视觉上更具当代形态。可以说,他的作品已经成为缓解东西方文化冲突的一种视觉象征,也可以视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文化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松不仅是一位造型艺术家,也是一位设计艺术家,他在造型和设计两大领域学习和探索,同样也促成了他艺术经验的“复合”特征。他对造型艺术传统的“表现性”语言情有独钟,并且将其扩展到行为、装置、影像等媒介语言的表达中,更在绘画上注重过程的感性。王小松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虽然充满时间的维度,但是凭借良好的造型能力,能将表现的感觉贯穿于制作的始终,使作品的整体和细节都具有塑造表现的韵律,而他对设计艺术“单纯性”的把握,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抽象艺术注重纯粹的特点。他的这种“跨界”与“融通”,正是这个时代的整体学术特征,冲破各种学科原有的疆界,将会给新的“学域”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富与新的可能。除了理念层面的文化融合,他在艺术语言与视觉方式层面的融合,也是一种新的创造。(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

  王小松: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籍装帧艺术系;1996年获得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递系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柏林艺术大学造型大师生资格;现任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