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名鼎鼎米景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16:49  嘉德在线
大名鼎鼎米景扬
米景扬

  《百家讲坛》主讲人  书画鉴定专家   吕立新

  米景扬先生在书画界可谓大名鼎鼎。

  他,1936年生于北京。20岁进入荣宝斋,从事木板水印画的编辑、设计、描绘和出版工作。60年代初,米先生还在故宫博物院临摹了三年古画。后来,位升荣宝斋副总经理,主管书画业务,在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老店一干就是43年。

  大半生和大师作品打交道,练就了米先生坚实的笔墨功力,他的小写意花鸟画风格清丽,在画坛有自己的位置。

  有人称米先生是中国书画市场的见证人,这话可是一点不夸张。遥想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米先生积极组织董寿平、宋文治、吴冠中、范曾等诸位先生到日本、香港办画展,极力推介关山月、黎雄才、程十髮、启功等先生。他还千里迢迢到全国各地去收购青年画家的作品,尽管当时润格并不高,但在经济上却给了画家相当大的帮助。更重要的,这是一批优秀画家走向艺术市场的开始。

  米先生当年支持过的画家如今都成了中国画坛炙手可热的人物,这证明了米先生有着一双识英雄的慧眼,而且他对画家的帮助从来都是甘心情愿不计报酬的。说到这些,至今许多画家都心存感激。陆俨少先生生前就曾多次说过:“大米好,大米不讲回报。”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米先生曾多次组织宋文治先生在日本的展览,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宋先生曾主动送给米先生两幅作品留作纪念,一幅是1981年作的《漓江晓泊》,另一幅是1989年作的《晓泊》。这两幅画清新、疏朗,朦胧而有韵味。代表了宋文治先生的创作水平。

  闲暇时,米先生也收藏。2009年秋天,北京保利艺术品拍卖会上《十墨山房专场》就是他的藏品。不留神卖了五千四百八十多万。

  更难得的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米先生还打造了一副看画的好眼力,识真辨伪,让人信服。这一方面源于他的勤奋,另一方面还得益于他和诸位大师非同寻常的关系。

  近几年,随着艺术市场异常火爆,米先生更是声名日隆。各地藏家纷至沓来,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应接不暇。各专业机构也特意上门聘请米先生为艺术顾问。

  米先生人随和,不摆专家的架子。边看画,边传授鉴定的知识,还时不时用那宏钟般的嗓音说出些大师的“段子”,让你觉得很是新鲜。

  比如,他说:解放前在西观音寺路北有一个两间门脸的画店,那就是许麟庐先生开的和平画店。在那他经常看到一个白胡子瘦老头出入。长大后想:原来那老头不就是齐白石大师吗?若干年后,他向许麟庐先生核实,麟老说:白石老人那时常在附近的浴池泡澡、修脚,完事后就到画店来休息。

  还有:董寿平大师在去世的当天上午拉着米先生的手,笑呵呵地说:“你说,我什么时候死呀,我够了……。”董老一生富贵,至九十三高寿,临终依然豁达。据米先生讲,当年进荣宝斋,就是经董寿平大师介绍的。

  米先生说黄胄大师:作画不讲究,逮什么用什么,拿起喝剩下的茶根儿就往砚台里倒……。在米先生家,我看过题有米景扬名款的黄胄大师作品至少四幅,可见关系非同一般。

  米先生还说,许麟庐大师曾把自己的宝物——竹箫,拿给他看。那东西该是乾隆年以上的。大师平时很少示人。说这段时我才明白,麟庐大师的斋号为什么叫“竹箫斋”了。据说,时至今日,麟老在顺义的宅院,仍然悬挂着“竹箫斋”的匾额,那是由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米先生年少时即进入书画圈,成年后又成了陈少梅大师的女婿,他听到的、见到的太多太多,他真该一一记录下来,那将是给后人的一笔财富。

  现在,米先生已年逾七旬,每天依然快乐地工作着。在造假手段不断翻新的今天,为藏家把关,让大家少花冤枉钱,不失为善事矣!而藏家在收藏过程中,能得到米先生这样的专家指点,那也是运气啊。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