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范迪安大呼冤枉:那篇评论其实是冒名之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 16:13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郦亮最近几天,身居中国美术馆馆长高位的美术评论家范迪安异常郁闷,因为有人指责他的一篇署名评论属抄袭之作,向法院递交诉状,索赔100万元,目前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昨天,范迪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呼冤枉,称那篇评论其实是冒名之作。一时间舆论哗然。有关美术界的各色乱象,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那文章不是我写的”

  据记者昨天了解,这件事情的原委其实非常简单。2006年,“中华特产网”和“全球特产网”两个网站上出现了一篇署名“范迪安”的美术评论《我的森林与自然精神》,文章评论的是中国台湾雕塑家萧长正的作品。一次,诗人黄以明偶然看到了这篇文章,勃然大怒,因为他发现有1626字的此文中竟有1518字抄袭了自己写的一篇“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后者早在2000年就公开发表了。多次找范迪安交涉未果后,黄以明提起诉讼。

  范迪安写美术评论文章好几十年了,被告还是头一遭,而且由头还是“抄袭”,这让他非常吃惊。“2006年萧正长确实来中国美术馆办过展览,可我根本没有写过那篇叫‘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的文章啊!”范迪安昨天告诉记者,当听说有人要告他,他也曾去问萧正长有没有请人代写过,对方矢口否认。“其实在这件事上,我和萧正长也是受害者,我后来还去找过那两个网站,但电话都停机了。”

  不过让范迪安想不明白的是,他将这些情况曾经告诉过黄以明,但对方根本不相信,坚持要打官司,这就让他不得不怀疑对方的动机,“我还需要抄袭吗?别是借维权自我炒作吧。”

  “这个圈子乱得很”

  记者昨天电话联系到了“中华特产网”,这个编辑部在浙江金华的网站,从2008年开始就停止了运作。留守的童小姐告诉本报,他们过去确曾有过“雕刻新闻”栏目,那篇《我的森林与自然精神》应该是从其他网站上转来的。记者问她在转载之前是否考证过文章来源的问题,童小姐回答:“既然别的网站都登了,我们跟着登,也就不用考证了吧。”

  另一方面,据业内人士分析,至今并未见公开发表《我的森林与自然精神》的刊物,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初始源头应该就在网上。现在网上评论文章非常之多,但是像范迪安这样的美术评论界大牌人物,其首发应该不会选择网络。范迪安被冒名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说网站不考证文章来源是通病的话,那这件事的关键应该是怎么竟有人胆敢冒名著文?但记者将此事告诉美术界资深人士洪先生,对方却对这种事习以为常,“现在连活着的画家的作品都敢仿制,还公开拍卖,冒名写一篇文章算得了什么?”他对记者说:“这个圈子乱得很。”

  “少监管,诚信缺失”

  假画,假评论,各种冒牌货正充斥着这个圈子,使得乱象丛生。远的不说,就在去年,北京某拍卖行公开拍卖署名“吴冠中”的油画《池塘》,孰料吴冠中知道了此事,赶来在画上写下“此画非我作,系伪作”几个字。

  当然吴冠中、范迪安是“被造假”,但据洪先生透露,现在更可怕的是有一些艺术家主动造假,“我所知道有一些名家,因为作品市场好,就请人来仿制自己的作品,最后签上大名,办理所谓证明为真的手续,就上市交易。还有的评论家已经很久不写评论,都是别人写好,他署个名字而已。”这么做后来的结果是,现在连画家自己站出来证明拍品为真的话,买家也不太相信了。在市场上,某几位画家的作品,甚至有“批次价”,也就是说某一公认的请人捉刀的阶段,其作品售价要比其他阶段低得多。

  洪先生认为,诚信正在这个圈子里消失,最后将毁了这个圈子。“问题的关键是,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监管,而且人们也不以造假为耻。造了假,即便知道是谁,告的人寥寥无几。”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