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奇安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推广”组画,一类是“延伸”系列。这些作品流露出相似的气质:突出意象化的表达,强调个性化的“图式”营建,在追求本土审美情愫的表达中,力图赋予作品闲淡、空灵、飘逸的审美意趣。除了将审美意趣作为作品内在文化诉求的基点外,李奇安并不排斥利用西画的形式、语汇,这种东方化的审美表达,并不是出自传统中国画的媒材或笔墨语言,而是有效地借助了油画的表现技法,比如对光色和媒介的重视,对肌理的创作性使用。于是,这自然形成了李奇安作品的一大特点,即在西方语汇、东方文化观念以及西方观看方式与中国传统审美意旨之间进行有效链接,使其能够有机结合,在衍生与交融的过程中相得益彰。
应该说,李奇安在中西两种绘画脉络或谱系中,寻求衍生与结合的创作思路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艺术家突出作品意象化的表达,并追求一种东方化的观看经验,在赋予作品闲淡、空灵、飘逸气质的同时,尽量使作品内在的审美意趣彰显出来。为什么说李奇安的作品侧重于“意象”表达呢?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象”既是自然的物体形态,也是宇宙人生的象征,它孕育着华夏民族对时空、万物、宇宙、人生的抽象性认识。而“意”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美学概念。“意”综合了志、情、才、调、“缘情”以及“言志”,是对审美倾向的概括。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意”与“象”的结合,便成为中国人以“感物”为起点,以“游心”为过程,以“悟道”为目的的美学主张。但是,和传统文人画中流露出的审美情趣不同,李奇安并没有放弃现代人的视觉经验,即在他的笔下,不管是梅、兰,还是那些变化多姿的假山石,它们都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是具有明确的个性与气质。同时,在一部分作品如《延伸·树影》系列中,艺术家对一些局部化的花鸟场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力图让场景具有一种生活情趣。不难发现,对意象化表达与审美意趣的追求恰好成为了李奇安作品的特质。
另一方面,虽然李奇安的作品强调东方化的审美表达,但其作品最终的视觉效果与画面氛围仍得益于油画具有的独特表现力。首先,艺术家极其重视画面肌理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尽管中国的传统绘画并不排斥媒介自身的表达能力,但其审美的终极体验却是由主体在驾驭笔墨的过程中来完成的,这在“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谢赫《古画品录》)、“笔精墨妙”(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石涛的“—画”以及倪云林“逸笔草草,聊以胸中逸气耳”中可见一斑。然而,西方古典油画在完成自身现代主义变革的过程中,除了形成自身多元的现代语汇外,其中一项重要的贡献就是确立了媒介自身的价值。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绘画的最大特征就源于它所呈现的平面性、纯粹性与媒介性。不难发现,李奇安作品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力图将东方化的审美表达与油画媒材肌理所营建的画面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线性表现,也突出色调在心理表达过程中产生的视觉张力。实际上,在具体的创作中,李奇安非常重视画面的制作程序,而且这些程序和制作方式也是极其个性化和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其次,艺术家将西方油画中的“光束”引入画面,在艺术家看来,这些“光”不仅仅是视觉化的,而且具有一种文化或心理的指向性——“在这里不是一般的阳光普照,也不是散光弥漫,而是光明,是圣灵的光,来自宇宙,超越现实,是人类探求的理想之光。”显然,在艺术家的理解中,这些“光”更多地侧重于在心理和文化意义上的表达。
李奇安不是一位潮流性的艺术家,也不是一位前卫性的艺术家,相反,他忠实于自身的感受,敏感于自身的文化经验。虽然他的创作在语言上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在“图式”上具有西方绘画的特征,但其内在的文化诉求,以及对意象化审美趣味的追求,仍根植于东方文化经验。而且,这种立足于当代,对传统文化和视觉资源进行再创造的方式,本身也具有积极意义。李奇安曾说:“东方悠远而厚重的文化渊源是我玄想和叙述的理由,这盘桓与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愫,早已冷却了我对世俗与潮流的热情,于是有了对中国文化的研习,对西方富有创造力的艺术经典的景仰与追慕,才有了那批有着浓浓中国画味道的系列作品,也才有了我拿西画材料演绎东方古典精神意象的行为,追求古典气质下的当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