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去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1日 11:42  新民网

喜欢玩鹰、玩鸽子及各种物件的王世襄是永远的“燕市少年”

1945年,王世襄与袁荃猷喜结良缘

  王世襄学贯中西,起初和晚清纨绔子弟一样贪玩,不过最终在国难之下进入故宫工作,从单纯的“玩”,转向了学术研究和广泛收藏,以知识分子的责任回应剧变的时代。21年前,还是小辈的马未都就是捧着一本《明式家具珍赏》找到了王世襄的家中,“王先生的家中拥挤不堪,名贵的黄花梨、紫檀家具到处都是。

  杨宪益之后,文化界又失巨擎!11月28日上午9时25分,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先生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曾从事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等多方面研究,尤以明式家具的研究影响最深。记者昨天了解到,王世襄遗体已于11月29日上午火化,追思会将于12月4日在京举行。

  最后的文化贵族

  玩出来的收藏大家

  王世襄1914年在京出生,高祖、祖父、父亲均是朝中高官。高祖王庆云曾任陕西、山西巡抚,四川、两广总督,工部尚书;伯祖王仁堪曾任镇江知府,曾上书力阻慈禧修颐和园;父亲王继曾则是外交官。王氏家族直接参与了中国由古代到近代,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

  父辈带给了王世襄使命感,而母亲的家族则给予他艺术的熏陶。王世襄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大舅金北楼为北方画坛领袖,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崖则开创了中国竹刻研究的先河。

  王世襄学贯中西,起初和晚清纨绔子弟一样贪玩,不过最终在国难之下进入故宫工作,从单纯的“玩”,转向了学术研究和广泛收藏,以知识分子的责任回应剧变的时代。

  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说,三联书店出版过王世襄的大部分书籍,以前曾是无话不谈的老友,近年因为世襄先生年事已高,已经好几年没有来往过。他称王世襄的去世,令文化界再失巨擎。

  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藏品价值连城

  《明式家具研究》责编、三联书店的张荷告诉记者,自己非常敬重王世襄先生,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怀念这个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王世襄的著作颇丰,大多属民俗领域,例如《广陵散》、《画学汇编》、《竹刻艺术》等。今年7月,三联书店推出了王世襄的《锦灰三堆》,这是《锦灰堆》、《锦灰二堆》的续篇,其中收集了28篇文章,大多数是王世襄80岁以前所写的。

  不过对收藏界而言,王世襄的地位是靠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奠定的。1985年9月,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经香港三联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这本图文线装大书填补了学术界空白,也奠定了王世襄在古家具界泰斗级人物的地位。2007年,三联再版了《明式家具研究》。 

  21年前,还是小辈的马未都就是捧着一本《明式家具珍赏》找到了王世襄的家中,“王先生的家中拥挤不堪,名贵的黄花梨、紫檀家具到处都是。”马未都回忆说,王世襄曾为了省5元运输费,硬是骑车从通县拉了一把黄花梨桌子回家。王世襄作古,最让马未都遗憾的是,没能见老人家最后一面。

  王世襄老人所藏的不少珍品现在已经价值连城。2003年的时候,嘉德曾在秋拍中举办过一场“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会,仅竹雕器就推出14件,全部成交,最贵的一件“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拍出了264万元。

  记者 冯伟宁

  相关新闻》》

  曾来重庆找工作

  却遭傅斯年婉拒

  王世襄1941年从燕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曾想去故宫博物院工作。不过因为当时日本侵略,故宫大部分文物都南迁了。

  1943年的王世襄辞别父亲,离开北平,到西南大后方去,开始了辗转求职的行程。从河南、陕西来到西南,行程一两个月。先到成都燕京大学分校,校长梅贻琦留他当中国文学助教。他不愿意,到了重庆。在故宫的办事处见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院长愿意为他提供一个秘书职位。他提出想要看文物,但战时不能看,他就不愿当这秘书。他又想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当时所长是傅斯年。梁思成作了引见。谁知傅斯年对他说:“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不配到我们这儿来。”

  虽未能被傅斯年选中,但王世襄庆幸的是他最终被梁思成选中,跟随梁思成研究古代建筑。战后在梁的力荐下,王世襄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收追国宝。记者 冯伟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