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得见的音乐:康定斯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15:32  北京商报

看得见的音乐: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1866-1944)出生于莫斯科,20岁时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从事民俗史学研究中,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他于1896年移居德国慕尼黑,决心投身艺术而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进修绘画,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康定斯基曾经在巴黎生活过一段时间,受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和立体派等现代绘画的影响,为他此后抽象绘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启示。

  康定斯基曾经一度对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产生浓厚兴趣,并结合自己对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爱好与研究,此时的作品显示出色彩强烈、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但是并未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1910年以后,康定斯基的画风产生根本性变化,转向抽象表现主义。缘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幅倒置的写生画中发现抽象的意义,由此认识到外界自然的具体事物常常会干扰人们去欣赏艺术本身的美,他逐渐转向对抽象画面的探索。从此,康定斯基以几何抽象形式彻底取代了他前期的风格,成为西方抽象绘画的鼻祖。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想象”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和谐,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杂乱无章的噪声中提炼出一部交响曲。他的绘画令人感觉到如同音符般的因素存在,有一种与音乐相通的气质。

  《构成》是康定斯基在听了一场交响音乐会之后,将听觉感受视觉化的作品。他认为,传统的绘画方式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感受,而是需要一种纯绘画,如同音乐一般具有律动感。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从画面构图到线条色块都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和激情的自由流露。同时,运用线条、色块组合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正是康定斯基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被称为“看得见的音乐”。

  康定斯基强调,当绘画从具象走向抽象后,仅靠绘画本身是难以为观者接受的,这时理论与创作就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在作画的同时还出版了多部重要艺术论著,如《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和《点、线到面》等,被公认为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和现代艺术的启示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