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庆庆:妙手织一件天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15:16  北京商报

陈庆庆:妙手织一件天衣
  《围城》 150cm×45.5cm×40cm 2005年
陈庆庆:妙手织一件天衣
  庆庆工作室
陈庆庆:妙手织一件天衣
  《端庄》 186cm×69cm×7cm 2004年
陈庆庆:妙手织一件天衣
  《混沌初开》  数码灯光装置作品 80cm×100cm×8cm 2005年
陈庆庆:妙手织一件天衣
  陈庆庆

  “在当代画家中不少是从绘画领域,受种种当代观念的启发才搞起装置或行为艺术,而像陈庆庆那样从未学过画画,却一脚就踏进了号称前卫的‘观念艺术’的门槛,做起了装置和行为艺术,并不离不舍坚持不懈十余年,创作出具规模、成系统的作品‘专业户’,成为这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艺术家却是少有的。她的艺术既是观念又很感性,总给人一种异样的感受,让你惊奇、拨你心动、令你寻思不已。”

  商报:您好像不是学艺术专业出身的,是怎样的机缘使您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而且选择了比较难的装置艺术创作的呢?

  陈庆庆:自己好像也不太清楚。就是对艺术的一种直觉,对材料的整体感觉。我比较喜欢立体的、三维的作品。

  商报:做装置作品实际上是很难的,包括各种材料的把握、思路的创新等等。您怎么“敢”在一开始就去触及装置艺术,而且一直坚持下来的呢?

  陈庆庆: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装置作品总是会有很多新奇的创意。最初我就是因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后来发现自己真的是对材料的感觉有天分,很敏感,而且不厌其烦。

  商报: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您肯定越来越发现其中的艰难吧?

  陈庆庆:是很艰难。女艺术家少,纯做装置的艺术家更少,而纯做装置的女艺术家就更少了。虽然我开始做的时候已经40岁,而且10年中我把所有积蓄都花光了,但是没有退路。真的感觉做装置作品最有意思。当你开始做它的那一刻起,就是再穷也不会打退堂鼓。因为思维方式已经变了。

  商报:您的灵感好像随时都可以闪现出来,随便的一个物件甚至是人们丢弃不用的废料,都能在您手中神奇地幻化为艺术品。

  陈庆庆:材料对于装置艺术家来说,就如同颜色对于画家一样有美感。在我看来,装置作品如果做得好的话,什么材料都可以用。但这需要创作者在心里没有成见,没有芥蒂,没有固定模式,而且需要创作者对材料极其敏感,知道各种材料的性能。感觉现代人生活太浪费了,把人们日常不珍惜的废料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赋予新的价值,这是一种价值观的革命。

  商报:感觉您的纤维材料系列作品,那轻薄如纱、朦胧似云的感觉,其整个创作过程,就好像是女人在精心地做自己的针黹。

  陈庆庆:是的,需要心特别的静才能做出来。通常一件作品,我只在心里想一下过程,就知道是怎么做的了。就像我的这些作品,做起来是挺复杂的,但是对我来说不难。

  商报:您这个系列的造型一直都是设计为衣服状的么?

  陈庆庆:有别的造型的,比如盒子的,球、碗状的等,但是我比较偏好衣服的造型。衣服能体现出与人的一种关系,给人以很暖、很贴近的感觉。而且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衣服的文化含义特别丰富,时代特征特别清楚,而且与人的形体是相贴合的,能体现出人的动感。

  商报:您的这类作品好像特别受市场欢迎,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中国烙印,能引起太多的共鸣。

  陈庆庆:是的,收藏这类作品的人特别多。东方人特别喜欢有自身文化特色的作品,而西方人尤其喜欢富有东方文化内涵的作品。

  商报:而且您的作品很美,雅俗共赏。

  陈庆庆:首先艺术品得能够成为“艺术品”,具备艺术品应该有的特性,仅有观念但做得粗糙,就不够艺术品的资格。大部分的人在居室、办公场所摆放的艺术品,还是希望能赏心悦目的。

  商报:就像您的作品经常经过很多次很多次的修改,是不是就是在追求一种心中完美的艺术感觉?

  陈庆庆:真的是这样。做了改,改了做,我可能对自己有一点苛刻。

  商报:您的另一类作品是放在箱子里展现的,给人一种世界缩影的感觉。

  陈庆庆:人的内心是很丰富的,每一个箱子就好像一种心理的展现。世界就是由无数个小的元素组成的,通过一个窗口可窥见整个世界。

  商报:您的作品中经常用小娃娃来表现人的生活,也就是说您创作的关注点就是人本身?

  陈庆庆:对。因为我觉得艺术表现,首先要从身边最真切的感受开始,就是来源于人们一点一滴的生活,不是那么高不可及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