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墉:《百年广州》很难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0日 10:3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林墉:《百年广州》很难得

 

《1880年·广州沙面》 100cmx150cm 2009年

 

林墉:《百年广州》很难得

 

《1870年·白云山下成就庵》 100cmx150cm 2009年

 

林墉:《百年广州》很难得

 

《1941年·广州镇记码头》 100cmx150cm 2009年

 

林墉:《百年广州》很难得

 

《1945年·广州爱群大厦》   150cmx100cm 2009年

  自从油画在清末传入中国以来,国内美术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努力——融合中西。虽然这其中也曾经出现过油画“民族化”的声音,但整体而言,这种努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学习为基本特征的。于是,“油画味”成为绝大部分画画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评判一张油画作品好坏的时候,有没有“油画味”或多或少成为一种潜在的标准。

  油画家冯少协在他的新作《百年广州》系列油画作品中表现出另外一种倾向——放弃多数人心目中的“油画味”,进而探求以抒情、诗化为特征的东方趣味。他的探索引起了中国重量级艺术家林墉先生的关注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林墉先生,就《百年广州》的艺术特色进行了一番对话。

  《百年广州》重温百年缩影

  记者(以下简称记):林墉先生,您认为《百年广州》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林墉(以下简称林):可以有无数的模式来表现广州,作为这一批画,我认为民俗——民间风俗的感染力构成了这批画。作者追求什么?并不是油画本身的特点,其实他放弃了,是不是油画无所谓,关键是通过这批画为广州掀开了一个窗口,看一看广州近百年的缩影,这一点达到了,对广州的回顾令人感受到:广州是可爱的,美丽的。

  记:可爱?美丽?

  林:是的。虽然我用的这个词很一般,但现在能够出现这样一种对广州的热恋,难得,这是最主要的感动,油画的技巧不是他的着眼点,他追求的是对广州民俗的眷恋,这种追求值得肯定,不少身在广州的人大量的忘记了广州本身,不少人羡慕国外的风景,作为我来说我觉得广州很可爱、美丽。我在潮州生活了十四年,在广州生活了五十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爱这两个“州”。

  记:刚来广州的人会认为这里热得让人受不了。

  林:虽然天气这么热,我反倒认为热得很可爱、很生猛。

  笔有深功画出广州风情

  记:怎样才能让鲜活的民俗在画面上生猛起来?

  林:冯少协能从以前的《关注中国文化市场》、《中东的鸽子》走到目前《百年广州》这种状态,能够转入民俗这个倾向性,而且对民俗的刻画细致、深刻,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得到的。《百年广州》画得很细致,难得的是这种细致本身具有相当的丰富性,没一定的基本功很难坚持下来,这点很不容易!比起他之前的油画,《百年广州》平实、沉着,好!这个格调值得肯定。

  记:冯少协似乎在《百年广州》中试图用油画实现以抒情、诗化为特征的东方趣味?

  林:他对中国的绘画模式有体会——不过分的涉猎西方模式、我和你保持距离。这就和很多人不一样,越画离中国越远。从他自己近十年的历程来看,我认为他走近了中国,具体来说就是走近了广州。我认为这个起点很好,希望他不要浅尝辄止,美食不容易找,找到了就应该吃深点、吃透一点。 

  记: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否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

  林:冯少协的这条路很难得,可以放弃油画本身很多的特点,反过来发掘广州的魅力。当然这样的路也有相当的人不愿意走,洋货更能打动他们。

  记:如此说来,《百年广州》是成功的?

  林:广州本身充满魅力,广州的“生猛”、“趣怪”还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丰富性。我在广州生活了五十年,还觉得她是个谜。现在,冯少协通过《百年广州》重新唤起人们对广州的回忆与思考,很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