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镜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艺术品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13:52  《中国商界》杂志

  —专访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会长、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

  文/潘静波  周步惠

  编者按:

  具有105年历史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印学社团,在文化艺术界宛若天上星汉,灿烂辉煌。百余年来,先后由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六位艺术大师和文化泰斗担任社长。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凭藉西泠印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总经理陆镜清先生的带领下,秉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创业宗旨,自2004年12月成立以来,快速发展成为以中国古代、近现代书画为重点,油画、雕塑、篆刻、砚台等文房清玩系列诸项并举的综合性艺术品拍卖公司。公司始终保持中国拍卖行业的领先地位:截至2009年6月,已成功举办10场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以逾20亿元的总成交额连续创造、刷新并保持着中国南方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显示出了雄厚的企业实力和对市场精准的判断、把握能力,并在古代书画、篆刻、砚台等文房系列的拍卖中位居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翘楚之列,影响波及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享有“江南第一拍”的美誉。西泠拍卖正以辉煌的业绩改写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格局,这也使杭州成为北京、上海之外的又一个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

  而在西泠印社掌门人陆镜清看来,这样的成绩只不过是自己在艺术品市场多年积累的一个真实反映,虽有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众所周知,陆镜清先生在中国书画鉴定方面具备非凡的眼力和学识,在收藏界具有很好的口碑。他自从1979年开始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收藏经验,他不仅具备艺术品鉴赏家的独特资质,同时又兼具市场的敏锐和企业管理的天分,这在整个中国可谓是凤毛麟角。而让行业中人一致推崇的,还有他清正高尚的人格。他集多种素养于一身,去年他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首位被中宣部评选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这更使陆镜清先生成为中国艺术市场上屈指可数的风云人物。

  伴随着2008年发轫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艺术品市场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也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一次理性调整的契机,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艺术品投资到底将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在短期的调整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否将继续繁荣?中国的艺术市场到底潜藏着怎样的投资机会?为此,本刊专访了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会长、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先生。相信通过他的专业分析和预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当下的艺术品市场。

  《中国商界》:2009年第一季度的艺术品投资梅摩指数显示,在过去的亚洲金融风暴和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期间,艺术品市场的表现远远好于股票市场,是否就体现了其不同房地产、金融证券市场的特性,具体又是指什么?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短期的调整之后,是否将继续繁荣?

  陆镜清:艺术品可以算作最为特殊的商品之一,而艺术品市场与其他市场最本质的不同就是它流通的是艺术品,所谓“有形无价”,收藏艺术本身就是在收藏历史,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记载,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积淀,使得艺术品的价值更加深厚。实际上,艺术品在市场中的有限的经济价值背后是包含着无限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的。而后两者指的就是艺术、文化。所以,艺术市场在本质上是从属于精神领域的市场,是精神需求在物质上的一种奇妙的体现。因此具有比其他市场更高一层的目的与责任,即传播艺术、传播文化。而通常的社会,尤其是经济上政治上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而且这种传播带有自发性,这种自发性使得这时候的文化传播更扎实、更有效。因为这实际上是人心态的反映:当人们对物质无所追求或者产生绝望的时候,反而会寄托于精神性的需求,而艺术恰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产物,同时也是最容易接触的。当这种心态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以及更进一步的传播。我们之所以称“乱世是文化的兴盛期”,我觉得至少和这种现象有关。比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高度开放的时代,又比如2003年的非典,当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很多人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原来追求物质的数字变化,逐渐转为对精神领域的需求,所以2003年的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因此中断,而且孕育着200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攀升,导致了之后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在文革以后发展的最高点。再比如二战时期,西方的拍卖市场虽然因为战争被迫中断,而艺术品在私下的流通极其兴盛,战争一结束,苏富比的营业额就远远超过战争以前的。我想更何况对于今天来说,只是经济上受到一点波动,而政治上又十分稳定,这种状况实际上要比所谓的乱世更适合文化的传播。艺术市场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有机会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因此真正具有艺术品内涵的作品,不会因为市场的震荡而剧烈波动,相反还有可能逆势上扬。

  事实上,时至今日中国艺术交易在整个国际市场逐渐凸显,中国艺术品的价格还在不断刷新,虽然这些中的大多数是被认定的传统艺术中的经典作品。比如潘天寿《春塘水暖图》的流传恰恰说明了经典艺术品在金融危机下的坚挺,同时也印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潘天寿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对待艺术精益求精,故流传作品少而精,原藏潘天寿纪念馆的1961年所作《春塘水暖图》是其最著名、最永恒的作品之一,尺幅之大达到长249厘米、宽102厘米,自1962年以来有数十次出版发行的记录,堪称经典。此作品以660万元在1997年北京嘉德拍卖拍出,2005年在杭州西泠拍卖首拍中流标,但在今年1月份刚刚结束的西泠拍卖2008年秋拍中以2072万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画家本人的最高纪录,也给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市场做了表率。

  从2008年危机爆发到2009年春拍回暖的局面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依然较好。当然,受到市场信心的影响而出现的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但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局面仍是对2009年的一个基本判断。而且我一直觉得危机往往促进了市场的整合。2004到2008年的上涨行情充斥着大量泡沫,危机一来就如大浪淘沙,在这次短期调整之后,历经危机恐慌后的人们,无论是买方的观念,还是卖家的信心,相比之前可能会更加理性。艺术投资的资金和收藏者进行重新的资源优化后,将会有更多的藏家群体以及新兴买家进入到艺术品市场,应该说艺术品市场迎来下一次繁荣指日可待。

  《中国商界》:您认为拍卖行业在经历金融危机、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艺术市场,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陆镜清:在现代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公开、公正的拍卖业逐步取代了之前私下的、店面式的交易,拍卖行的角色一直处于主导的位置。可以说,中国拍卖业十五年的繁荣即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壮大、繁荣。今天或者未来的数年里,拍卖行的主导位置不会变,因此,从业艺术品拍卖就需要肩负起相对更多的职责与责任。在金融危机之后,拍卖行更应当站出来,正确地引导这个市场,保证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稳步发展。比如在这之中,如何引导建立中国市场自己的藏家群体是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另外今天中国的拍卖行要想做到这点,诚信仍然是最首要的基础。所谓“真乃居先,诚为业本”——我想我们公司的这句宗旨,也包含对未来这个市场的要求与期许。

  具体的说,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完善进程中,艺术品拍卖公司必须日益专业化,如需承担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作为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和推动者,把好的艺术品介绍给买家。在这方面,拍卖公司需要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和专业眼光,不仅要挖掘拍品的艺术价值,还要挖掘拍品的史料价值以及传承经历,让买家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到拍品的价值。这可以说是经营艺术品者的本分,而且在金融危机之后,即一个趋于完善的调整的市场中,这点的重要性将尤为凸显。

  二是历史文化的发掘者,不仅需要将艺术品按类别更细化地介绍给买家,与此同时,拍卖公司自身也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挖掘新的艺术品门类,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西泠拍卖前两年成功推出的中国首届砚台专场、中国首届雕塑专场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三是艺术投资专家,以超前的艺术审美眼光,敏锐的市场分析头脑,发掘具有升值潜力的艺术作品,让买家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还能体会到财富增值的快乐。

  拍卖行不是为了拍出“天价”,而是因势利导,把握艺术品市场拍卖的走向,引导卖家更加务实,买家更加理性,形成一个理性收藏的成熟市场。我还是要再强调危机对于艺术品市场真是一把双刃剑,此轮调整不仅是对艺术品本身的去粗取精,更是对拍卖行业的洗牌、重组、规范、细化。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拍卖行的路还很长,拍卖公司的经营者必须重新审定拍品的艺术标准,必须重新判定拍品的价值与价格关系,必须重新完善、提高经营者自身的服务与管理水平。

  《中国商界》:您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艺术品投资将会出现哪些发展趋势?

  陆镜清: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可以这样理解: 2009年二季度以来,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全球已经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个时期,信心市场已基本恢复,股市、房市经历了全面价格调整,中小企业家开始重新配置资产,中产阶级开始财富重组,而在复苏过程,各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可能成为通胀的催化剂,保值投资又将成为热点。而这一过程中的艺术品投资机会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艺术品市场的金额和规模会持续扩大,并逐步接近国际市场的水准。重要的是,经典的艺术品不如其他商品,是不可再生或者不可复制的,这个增长空间显然不可能依赖艺术品数量的大幅提升,而只能有赖于艺术品价格的提升,尤其是那些还远远没有体现出真正价值的精品,价格会有几倍甚至数十倍以上的增幅。同时,现阶段的艺术市场中,尚未被人们重视的价值很高的藏品存量仍然很大,只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眼光,随时都会发现很有价值的藏品。

  其次,在这一进程中,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国际化的差距越来越小。一是大众对行业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或者说是完善;二是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由此,对艺术品价值的鉴别与评估才得以趋于合理,那些精品的价值在被深入挖掘后才有价格上大幅上升的可能。

  另外,中国经济的发展让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盛世朝代一样,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会再次爆发。因此,越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品越是会受到全世界的追捧。这也应了艺术界的一句名言“越传统越现代”。

  而中国艺术品在海外有着大量的收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文物,数量大概在数十万件。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有关政策的出台,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开始回流。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有大量的日本回流、港台回流的艺术品,这种现象至今有增无减。这种趋势也势必将刺激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价格会有直接的触动。另外国家已在艺术品进口税率方面作了一些下调,尤其对文物的回流实施免关税政策,也极大地利于文物的保护与回归。

  因此我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艺术品市场结束短暂的调整期后,买方的观念问题与卖方的信心问题的逐渐消除,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会进入一个新的起点,也就是市场的流通性将会大大增强,而鉴于艺术品市场特殊的传播文化的性质,可以说这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就具备了繁荣的条件。

  当然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的经济周期可能与世界经济周期存在差异,虽然中国很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大国中“率先复苏”,而“率先复苏”者则很有可能率先遭遇热钱的困扰,率先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但艺术市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它本质上属于精神领域的市场,与宏观经济的通胀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不能简单的将艺术品市场与房地产、金融证券市场等同起来。之所以现在业界总是把艺术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对照,是把艺术品当投资工具和手段去看的,考虑的是它们的投资性和物质性。

  《中国商界》:这些新特点,可否说今后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投资收藏的理性期?它对广大收藏家有何影响?

  陆镜清:我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些新课题。其中最核心的也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建立一个真正的藏家群体。真正的藏家首先需要热爱艺术,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去了解艺术、研究艺术。比起财力来说更重要的是收藏的观念。形成了观念的藏品就会有体系,就会在收藏中体现个人的趣味。对于收藏来说,这要比藏品的价格和数量更显得重要。就好比“排列”谁都会,但是“组合”则需要更多的智慧与耐心。

  过去五年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之所以存在泡沫化现象,归根结底是艺术品的购买群体大部分以投资、投机为目的,而缺少真正的藏家群体。因为市场如果缺乏作为藏家的中坚力量,价值就会发生混乱,价格也会起起落落。艺术品在市场中就视同与一般商品,而非艺术的产物。这种情况下的繁荣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繁荣,这会导致部分收藏群体出现亚健康的收藏心态。今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艺术品市场中一些真正有艺术价值、史料价值的优秀艺术品仍然有许多人在购买,这表明这些购买人是真正喜欢艺术品,也表明中国的藏家群体正在逐步建立。

  金融危机可以说对藏家群体的建立是一种机遇,为什么呢?首先,现在的市场处在价格的调整期,收藏家只需花比平时更少的钱来购买他的藏品,其实许多知名的大收藏家往往把握了这种机遇,比如战争、经济危机来壮大他的收藏。民国时候上海最著名的收藏家钱镜塘先生如果不是在动乱时大量买进别人抛售出的艺术品,是不太可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拥有五万多件高质量的藏品的,而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位伟大的收藏家所具有的保护艺术品,保护文化的社会责任。今天在有条件大量购买藏品的时候,由于个人藏家的精力财力有限,而最终只能关注某一门类的深入收藏与深入研究,这种藏家的细致分工的现象使得这个群体更加扎实,更加专业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各种门类的共同发展。

  其次,金融危机促进了一代藏家的更新,现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基本上只存在一代藏家,而对一个长远的市场来说,如何做好藏家的更新换代是收藏活动得以传承的关键。中国的第二代藏家在先天上就要于第一代藏家。教育的提高与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使得第二代藏家具有更丰富的文化修养,以及更开放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包括对精神领域的重视,也包括对艺术品的价值观的改变。所以以第二代藏家群体为中坚力量的市场时候势必要比第一代的市场更加繁荣。

  另外,毕竟收藏艺术品是一种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金融危机之下,人们的投资心态势必更趋理智,投资的安全性超越了投资的回报率成为人们首要关心的问题,而艺术品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安全领地。艺术品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它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的价格受到外部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了他身价的稳定性。这也成为今后市场吸引资金的一个方面,对于收藏家来说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放宽心态。

  《中国商界》: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艺术品收藏与鉴赏业,几乎与这一期的中国艺术市场同时起步,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市场成长的见证人。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您对新入市的买家有什么投资建议么?另外,想请教您对中国书画、陶瓷、玉器、铜器、古籍、古木家具等不同类别的艺术品升值空间的看法是怎样的?

  陆镜清:眼下,宏观经济刚刚企稳回升,之前我说过2009年二季度以来,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全球已经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个时期,信心市场已基本恢复,股市、房市经历了全面价格调整。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上扬,将有助于增加民众投资者的财富效应;通胀预期也会增强人们的即时购买动力,拉动更多消费。更重要的是,温和的通胀预期会刺激更多的民间投资。因此随着市场回暖,收藏者和投资者不断开始回流,新进买家将不断增加,如果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都能以收藏和鉴赏为目的,则无所谓风险了。但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需要参与者加强艺术修养和价值判断能力,新入市的买家多学多看多问吧。另外,去一些规模比较大、信誉比较好的公司去进行咨询或买卖交易,尽可能选择出版过的、有著录的拍卖作品。目前总的来说,中国书画、陶瓷、油画雕塑、玉器、铜器等艺术品门类都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但其升值空间的大小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异。

  比如中国书画门类中,以古代书画和近现代大师作品最具潜力。那些被中国美术史肯定的大师的作品尤其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事实证明,这五年内翻了数倍甚至几十倍的艺术品往往都是大师级的经典作品以及宫廷收藏的艺术品。目前,中国古代大师级的作品在国内拍卖中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上欧美大师的价格相差太悬殊了,让我们感到很困惑,他们之间的艺术价值真有这么大的差距吗?另外,中国艺术市场上普通书画家与大师级书画家的作品价格还没有拉开距离,这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也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陶瓷类艺术品中,宋瓷的潜力是最大的。相对于明清瓷器来说,宋瓷更具有中国文人的审美精神。明清瓷器追求富丽华贵,细节繁缛;宋瓷则多为单色釉,清雅简约,有文人情致,在中国瓷业史上宋瓷可谓登峰造极,以致以后历代多有仿制,但始终没有超越其优美者。但目前,宋瓷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却并不高,比起动辄上亿的明清瓷器来说,仅二三百万元人民币一件。国内市场上宋瓷价格更低,仅以万元或十万元人民币计。在人们普遍的收藏理念和鉴赏水品提高以后,几年之内翻几十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是完全有可能的。

  自2008春拍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便处于调整之中,在估价已经比较合理的情况下,油画雕塑作品一定要选择比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以及升值和收藏的空间大的名家作品。

  玉器方面,高古玉的捡漏机会是最高的。高古玉的真伪非常难辨,而且其艺术价值也没有被多数人所认同,因此价格相当低。更有甚者,由于不辨真伪,一些高古玉被当作普通瓷片或瓦片等出售。

  青铜器尤以夏商周三代的最具收藏价值,其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形状瑰异,其精品不胜枚举,如已知的司母戊方鼎、双羊尊、大克鼎、毛公鼎、勾践剑等等,铸造精致,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而作为年代久远的器物,刻于其上的铭文不仅具有书法欣赏价值而且对了解当时社会的某些事件也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古代青铜器的价格目前非常低,作为收藏抑或装饰都是很有价值的。

  古籍也是极具升值空间的藏品。目前国际市场上宋版古籍仅两三百万元人民币一件。这种相对低廉的价格是过去传统文人所无法想象的。古籍不仅作为文物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理应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理想的象征。

  古家具以明清家具最具收藏价值,明清是中国家具形制发展的巅峰期,尤其明式家具。不过从投资角度来说,交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转化为商业利润的机会也相对少。

  《中国商界》:最后,请您谈谈对今年12月西泠将在杭州隆重举行的五周年庆典拍卖会有何期望?

  陆镜清:如果说上半年是在犹豫和彷徨中寻找希望,那下半年的艺术品市场,将是在我们的希望中实现希望。信心在,市场在;信心足,市场热。

  而对于西泠拍卖来说,2009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公司将在10月份入驻晚清大学士王文韶故居,迎来自己的五周年庆典。目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而秋季拍卖会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无论从拍品的质量、种类还是数量都将有一个提升,成交总额也将瞄准3个亿。

  五周年不变的是,我们仍会以诚信和专业的态度去经营拍卖,并且希望在引导市场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努力,比如以学术引导投资。我们将始终以一个文化的角度去做拍卖,更多发掘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即是肩负着一种文化使命。

  事实上对西泠拍卖五周年庆典拍卖会的期望,其实也可以理解成对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期望,也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艺术品经营者的期望,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历经十六载的市场培育,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持续发展。然后,一个具有文化魅力的,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市场才能在未来的新商业文明时代中得到应有的地位与机会。

  陆镜清,现任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会长、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被授予全国“四个一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