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 15:04  新闻晚报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BMW (局部)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7系列宝马 BMW745Li (彩绘) 上海望源现代艺术馆收藏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R 041209 (布面油画综合材料)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钢第6号 (钢板画)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40×5M﹙局部-3﹚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40×5M 上海现代广场虹桥美爵酒店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40×5M (局部-10)

记抽象艺术家赵渭凉近年来的公共艺术活动

 40×5M (局部-9)

  6年前,刚近耳顺之年的赵渭凉从生活了17年的美国,回到他的出生地上海,并怀着兴奋的情绪称他马上要一岁了。按照中国传统60年一甲子的生命周期,渭凉的生命的确算重新开始。记得当时他郑重地对我说:如果这之前他做的是“美国梦”,此次重返故里就是他“中国梦”的开始。

  之后的几年中,我的确总能得到关于他艺术活动的讯息或邀请,个展、联展、主题展,让我感到他的艺术活动路径永远是跳跃的,南京路、淮海路、外滩、新天地……不是在美术馆,甚至不是在画廊,即便在艺博会,他的加入也是一反常规,弄出个“四重奏”,和陈家泠、魏景山、王劼音三位海上名家泼墨泼彩,随着悠扬高雅的西洋乐音起伏飞舞。渭凉说“好玩”!最让我惊讶的是两年前,他居然又现惊世之举,独立完成了一件宽5米、长40米的巨幅抽象作品,在浦东的一间废弃车间里,那是未来的世博园区,这件缘2010上海世博会而生的作品几乎可以申报吉尼斯纪录,作品后来安置在地处上海虹桥的“现代广场”。当我来到这座新起的五星级酒店,随着“美爵酒店”观光电梯徐徐升降时,那件跨越了15层楼的作品赫然于目,着实令人震撼和惊喜!这件被命名为《40×5M》的作品用涌动而极富冲击力的色彩,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极富宇宙生命意蕴的变幻时空,与“现代广场”的超高跳空天庭交相辉映,让人意外于抽象艺术所拥有的巨大张力,那里沉积着艺术家无限奔放的激情,显现出赵渭凉丰富的艺术素养和东西两种文化酣畅交融的特殊魅力,作品如此贴切地融入这座极具现代性的建筑空间里,使抽象艺术家赵渭凉的创作转瞬间,跨入到公共艺术的场域!

  无独有偶,渭凉另一件与速度合谋的作品又在近日划过上海永无停息的都市动脉,这是一件附着在宝马(BMW)7系车体上的喷涂作品,银灰的调子透出的是斑斓耀眼的色彩,既炫且酷,尤其在车体滑动、提速、飞驰的时候!实施这次艺术行动选择宝马车还有一层缘由,就是宝马公司早在1975年就与国际顶级的艺术家相约相会,15部留下15位艺术家创造痕迹的“宝马”,已永久的留在洛杉矶国家艺术博物馆(LACMA),也为当代艺术史增添了一笔华彩,读读加入过这项活动的那些艺术大师名姓,便足以使人心潮澎湃了:考尔德、弗兰克·斯特拉、李西滕斯坦、安迪沃霍、劳森伯格、大卫·霍克尼……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赵渭凉当然知晓,他希望这件持续了35年的国际艺术盛事能在上海继续,虽然宝马公司对此举的反应还在进行中,但这辆由上海望源企业收藏、与中国艺术融合的国际名品汽车,毕竟已经出发,那由穿梭在东西方艺术间的上海艺术家赵渭凉“打造”出的靓丽身影,已融入到上海这座日益成为国际化都市的脉动中。

  不知是有意、无意、直觉、巧合?渭凉开始于回国后的“中国梦”,一直与国人的当代梦想相连接、相交汇,就如上述那两件作品,触摸的对象,恰恰是当下国人最大的梦想,楼与车,高楼与名车,高度与速度,赵渭凉一个人就牵动了国人的两大梦想,然而,作为艺术家的赵渭凉用的却是艺术的尺度,艺术家运用了他娴熟的抽象艺术语汇,把国人的梦想也抽象为与“高度”、“速度”相连的语义,这是现代社会的图腾,还是人类经久的梦想,抑或是上古的巢居与游牧延伸至今的情结?艺术家当然不会象哲学家那样把问题变成理论的玄思和逻辑的辨析,艺术家用的是他的直觉,来反应,呼应,甚至应战;用的是艺术的尺度,来比对、介入,乃至干预。物理的高度与速度,终无法超越艺术的尺度,因为,艺术的尺度是审美的尺度、人的尺度,是无限的生命尺度,艺术家所给予的阐释乃至解构,就是让尘世的梦想升华为艺术的梦想,并在艺术家充满想象和创造魅力的作品中实现。原来抽象艺术家赵渭凉的“中国梦”是如此耐人寻味地伴随了国人的当代梦想!赵渭凉的表达方式,既是当代艺术的观念使然,也是艺术家与生活、社会交汇互动的公共艺术实践。

  十分显然,渭凉这几年来的艺术活动,好像与美术馆、博物馆甚至与画廊越来越疏远,与都市的脉动越来越紧密,他关注的、并且一个接一个实施的是与都市命脉相链接的行为,是与都市空间相交汇的方案。为此,他曾探险雪域高原,在通向神峰的天路上重新寻找遗失于历史暗道里的光与色,他踏上去古格王朝的无人区,曾数日与外界中断了联系,他的“中国梦”沉得更深,做得更长。我开始恍然渭凉在他 《创作心得》中的那段话:“在周游世界各国之后,访问了很多家博物馆,使得我对绘画也渐渐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最关键的是艺术家必须挖掘自我,找到自我的艺术表达方式,不能以传别人的衣裳,或做别人的拼盘来诉说自己的艺术……应该告别博物馆,告别过去,画自己的画,走自己的路。 ”

  画家简介

  赵渭凉 旅美艺术家,1944年生于中国上海,现定居美国。师从上海美术学院孟光教授,1979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曾在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任教。赴美前其作品在全国和上海画展中多次获奖。 1984年世界八大收藏家之一 FrederickR.Weisman艺术基金会收藏其作品,并与世界级现代艺术大师 AndyWarhol、DavidHockney等多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一起巡展于多国博物馆。 1986年赴美。在芝加哥期间,曾是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创始人之一。赴美后,画风从新写实主义转变为后现代抽象主义,1992年巨幅作品“国际语言第3号”被当时亚洲最高大厦——香港中环广场永久收藏。 2006年为上海现代广场创作高40米宽5米巨幅抽象画。 20多年来,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多处博物馆、博览会和画廊展出,将近500幅作品为世界各地收藏家收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