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文豪苏东坡好砚成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 20:43  人民网-市场报

大文豪苏东坡好砚成癖

东坡像

  近得一方飞云阁款椭圆形银墨盒,上题“东坡得砚图”,画中这位宋代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宽额、浓眉、长髯,悠远的神思和得砚的兴奋交织在一起。整个画面疏郎、清新,刀工精湛,虽无名家题识,仍然让人爱不释手。把玩之余,让人想起苏东坡与砚的许多故事。

  古人有“武夫宝剑,文人宝砚”之说,认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王羲之曾将笔墨比为矛戈铠甲,而将砚比为城池,它调和笔墨的功效与沉稳厚重的品性,不能不让人对它另眼相看。到了宋代,文人学士把太多的赏识与歌咏赋予了砚,从而使它大放异彩。

  异禀独具的苏东坡,自小就与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2岁时,发现一块淡绿石头,试墨极好,其父苏洵也认为此石“是天砚也”,于是凿磨了砚池,交代儿子好好爱护。及至稍长,苏东坡对此砚更是关爱有加,并且在砚背铭文。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被诬陷入囹圄,“天砚”不见踪迹。5年后偶在书笼中找到,苏东坡已年老力衰,交代儿子好好保存呵护,自己不久撒手人间。明代时,权倾朝野的奸相严嵩被世宗所杀,抄没家产时竟发现了苏东坡的“天砚”,以后不知所终。

  熙宁年间,太原王颐赠送苏东坡一方“凤砚”。对这方“涵清泉,闼重谷。声如铜,色如铁。性滑坚,善凝墨”的佳砚,东坡喜不自禁,作砚铭说:“残璋断璧泽而黝,治为书砚美无有。至珍惊世初莫售,黑眉黄眼争妍陋。苏子一见名凤味,坐令龙尾羞牛后。”只是东坡对凤砚的赞美却惹来了麻烦。后来东坡求砚于歙,盛产龙尾砚的歙人因记恨其“坐令龙尾羞牛后”语,遂回敬说:“何不使凤石?”既已开罪歙人,东坡欲求龙尾砚,只好另寻它法。

  有人曾将历史上的痴砚者作了排行,只把东坡列在榜末。确实,比起敢于厚着脸皮向皇上讨砚、得到后抱起来就跑、连墨汁溅上袍带也顾不得的米芾;比起千金购砚,并让心爱的侍妾抱砚而眠以滋润宝砚的黄莘田,苏东坡对砚看上去有些矜持,然而,在用家传宝剑换张近龙尾子石砚后,苏东坡却表露了心声。他说:“仆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至老无复此病。昨日见张君卵石砚,辄复萌此意,卒以剑易之。既得之,亦复何益?乃知习气难除尽也。”如此好砚“习气”,东坡终其一生也未能尽除。

  苏东坡本来是一位豪放旷达之士,他有诗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然而好砚成癖的他,却喜欢在砚上铭文,从而留下了30多首砚铭,对端砚、歙砚、洮河砚赞美有加,有的砚铭还别有情趣,如:“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生动地写出了采砚的过程和宝砚的难得。

  “东坡得砚”是历代画家绘之不厌的题材,任伯年、齐白石、傅抱石、范曾等均有描绘,这方银墨盒上的图画也是千古文豪风流雅事的见证。(张春岭)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