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8 Art Zone
从一个无线电器材厂,到时尚达人会聚的地标区域,北京798艺术区经历了数个的蜕变过程。2002年,0.2元/平米的低廉租金招引艺术家成批进驻完成第一次改型开始,798就成为中国的苏荷。2003年4月,艺术区模式在越来越多艺术机构的入驻下成型,38家机构和46个艺术家工作室填充起这片包豪斯风格的巨大厂房和Loft式样的建筑。798物业因此荣获了七星集团的“年度贡献奖”。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798建筑改造方案入选威尼斯十二个中国优秀建筑展之一……几年之内,798吸引了世界各国政界要人、影视明星和社会名流,其中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法国两届总统希拉克与萨科奇等。2008年,伴随奥运一起来的,是“逛798”成为与“游长城”、“吃烤鸭”等传统旅游项目一样的旅游景点,成为北京向全世界展示其城市魅力的鲜亮名片。
民间自发艺术力量为798早期的勃兴做出重要贡献。2004年,纯粹民间组织的“大山子国际艺术节”,标志了798已经从松散的“落草之地”成为民间先锋文化的生产地。2005年,以798为中心的民间艺术活动不仅抢走了同期举办的官方展览的风头,也成为当年北京最受人瞩目的亮点以及各种矛盾激发、利益争夺的源头。2006年,大山子艺术节变身为“798艺术节”,由物业方七星集团的艺术区管理办公室牵头与艺术家合作。至此,798的江湖意味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现在的798艺术区与当年初建时的形态迥然不同。它不再是由纯粹的租赁关系构成的群落,也不再能由着这里不同背景的艺术工作者自由捏塑。虽然2008年,有更多国际知名机构入驻其中,比如佩斯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但这并没改变798日渐衰退的趋势:高涨的房租排挤掉了更多不怎么赚钱的机构和艺术家、更多画廊充斥着商业艺术明星作品、艺术表情不复丰盈。如今,随着被定位为创意产业园区以及七星集团在管理上的介入,798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初衷,从艺术精神乌托邦被替代为时尚潮流创意的卖场和集散地,虽然它依然以艺术为名。
然而,对于广大的热爱和向往艺术的民众来说,798不可替代。艺术在这里,等同于一种生活态度,象征一种更加自由、时尚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以艺术的名义向798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