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代艺术应回归大众(图)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 20:0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前卫”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前卫”艺术也不例外,但是,社会大众至少是热爱艺术的群体,在中国当代艺术刚刚亮相的“星星画会”上,就表现出零距离接触当代艺术的强烈愿望。面对观众热切的询问,当代美术家给出了“他就是它自己”,“不存在懂不懂”的经典答案。当代艺术疏离人民大众是可悲的,人民大众抛弃了令他们不解,令他们反感的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则是可怕的,中国当代艺术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教训是相当沉痛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政府开明,公众包容,社会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当代艺术家却突然产生了叛逆与批判失去目标的茫然与迷惘。

  中国当代艺术的确到了应当走向民间、回归大众的时候了。中国当代艺术品仅有少数企业家的炒作拉升、投资家的高端收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最深厚的生存基础和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热爱艺术、追求完美的社会公众。应当说公共装璜领域和中产阶层的收藏空间都有待开发,中产阶层是中国社会经济实力雄厚、追求新潮品位的庞大群体,他们应当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知音或者潜在客户。当然,他们依然渴望与艺术家交流对话,在全新的审美层面理解具有“前卫”、新潮、实验性质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家坚持的“前卫”、新潮、实验理念并不妨碍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对话,无论如何对话、交流都比对立、疏离更有利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

  四、 从冲击道德底线到构建社会和谐

  中国当代艺术家从十年浩劫的文化沙漠中走出来,一身饥渴,一腔悲愤。当解放的灵魂与创作灵感相结合、相碰撞的时候,最耀眼的火花就是对政治高压、文化专制的批判和反思,顽强探索着、拓展着应当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自由天地,他们对文化领域思想解放的积极贡献是不容置疑的。由于特定时期中西方艺术信息的阻隔,中国当代艺术家继承了西方早期“前卫”艺术家疏离公众、追求怪异的传统,以愤世嫉俗的偏激冲动和玩世不恭的泼皮无赖,追求震惊社会的轰动效应,甚至不惜以色情淫秽,血腥暴力的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冲击现行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底线。他们惊世骇俗的“杰作”走向了他们初衷的反面,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反感。其实,当代西方“前卫”艺术对抗的是中产阶级的商品社会及其媚俗文化,而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法律道德底线并未构成直接的、根本的冲突,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不能不认真对待并努力调整的重大问题。

  在倡导思想解放,鼓励艺术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挫折和沉寂之后,也到了重新定位、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当代艺术家既不能被社会放逐,也不能自我放逐,长期处于非主流、非传统、非民族、非时尚的尴尬地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批判精神和叛逆性格应当成为解放思想、艺术创新的动力。摆脱离经叛道的孤傲和惊世骇俗的怪异,不仅不会使他们放弃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而且会从另一个侧面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巨大而独特的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