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说金戈铁马:西周早期的戈头和戈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9日 12:47  大众网-齐鲁晚报

细说金戈铁马:西周早期的戈头和戈鐏(图)

 

捆扎好的戈

 

细说金戈铁马:西周早期的戈头和戈鐏(图)

 

戈头与戈鐏

 

细说金戈铁马:西周早期的戈头和戈鐏(图)

 

水陆攻战图中的单手戈

  在青铜器时代,青铜器铸造和使用的广泛性,还可以从考古出土的大量实物中得到证实,凡先秦的贵族墓葬和部分汉代墓葬,几乎都有青铜器的出土,数量大、种类多。例如,食器、酒器、水器、炊食器、乐器、车马器、兵器、生活用器、钱币、印玺、度量衡,都反映了青铜器在那时人们的政治、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这是一套西周早期的戈头和戈鐏,完整的戈是由戈头、戈柲(柄)、戈鐏组成的。戈头的各部位又有援、胡、内(nà)等名称。我们看一下常见的戈头是怎样安装的。戈是插入又捆扎的,捆扎用的皮条是要先浸水再捆扎,干后十分结实。另外还有柲夹戈(曲内)和有銎(qióng)戈,不一一介绍。一提到戈,我们就会联想到士兵持戈的形象,就会联想到成语“大动干戈”、“反戈一击”、“化干戈为玉帛”等成语,戈是先秦战争中使用最广泛的青铜兵器之一。大多数人所熟悉的戈的形象,是从描写古代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看到的,或从博物馆中展出的戈头知道的。

  兵士们手执长戈,互相厮杀,这是大家在电影电视上常看到的镜头。如果我说还有单手使用的短戈,你可能就很少听说或很少见到过了。长安张家坡西周早期墓葬就出土过与这件戈鐏基本相同的短戈,全长70厘米,柲微弯曲。另外,从湖北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也出土了短戈,并且是自铭“曾侯乙之寝戈”的单手戈。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鉴的纹饰“水陆攻战图”更加形象地展示了短戈在战争中,士兵一手持盾、一手持短戈的战斗画面。从大量青铜戈的实物出土,我们知道了,原来戈是有长、中、短之分的。为什么还要分为三种不同的长度呢?因为实战中的场合不同,长戈一般2-3米,适用于车战,2002年山东新泰市出土有“车戈”铭文的青铜戈;中戈在1.5米左右,适用于步兵;而柲长小于1米的短戈,可在野战中单手持戈,与盾配合使用,也适用于帐内、室内,正像“曾侯乙之寝戈”的自铭,用于寝室。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