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第一蓄水池属重要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0:36  舜网-济南日报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对涝坡村“山东第一蓄水池”石碑进行考察。 (黄中明 摄)

  本报在4月19日和5月4日两次报道济南市南部兴隆街道办事处涝坡村“山东第一蓄水池”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考古部门的关注。日前,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与记者再次前往进行实地探访后表示,“山东第一蓄水池”及其附属石刻是少见的非常重要的文物。

  石刻包含多个“第一”

  记者一行人来到蓄水池旁时,见到了早已等候着的涝坡村村主任赵仁福。他首先把记者一行带到了蓄水池最东侧的“山东第一蓄水池”石刻前,李铭在看到第一眼后就说,这块石刻太好了。经过仔细观察,他指着石刻对记者说:“这么大面积的民国时期摩崖石刻十分少见,应该是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关于现代水利设施的石刻,可以说是山东水利第一石刻,也有可能是唯一的一块,所以其中蕴涵着非常多的历史信息,包含着多个‘第一’或‘唯一’。这块石刻面积之大、刻字之精美、保护之完好都是非常少见的,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看完后,一行人顺着蓄水池底向西走了200多米,有一道石块砌成的水坝。赵仁福介绍,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有村民集资修建的拦水坝,以减轻水流对民国时期修建的那道水坝的直接冲击。李铭说,这也说明,本地人非常珍惜这处水利设施才这样做的,这也对这处文物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修建这样一座大坝在当时是件大事

  再向西走近百米,就是“山东第一蓄水池”水坝。李铭和考古人员在仔细地勘察和阅读了立于大坝南侧的“建修蓄水池感德纪念”石碑和大坝后告诉记者:“在上世纪30年代能修建这样一座当时称得上非常先进的水利设施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说明了当时政府对这个工程的支持。大坝修建得非常高大、坚固,而修建这样一座大坝,在当时是件大事,也是件非常艰难的事,可以看出当时是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座大坝经过了70多年基本完好,到现在还能正常使用,充分说明修建时,施工者对工程质量非常注意,这也应是此大坝能被勒石称为山东第一蓄水池的原因之一。而这块建修蓄水池感德纪念石碑也包含着非常多的历史信息,除了上面记录了修建蓄水池的原因、过程等,其中记载的很多人物也值得我们去研究,这对济南近代和现代历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坝西北方不远的池壁上是“蓄水池”石刻,落款是“历城县县长张贺元书”,时间是“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建”。李铭说,这块石刻比刚才的“山东第一蓄水池”石刻小了很多,可以看出当时的规格限制,这是历城县县长写的,那块是当时的“建设厅长“写的,级别的差异在石刻的大小上就能体现出来。但两块石刻也说明了当时从比较低的县政府到地位非常高的省级政府对这处水利设施都是非常重视的。

  全国少见的近现代水利实体文物

  李铭说,这个蓄水池及附属的3块石刻是非常重要的文物,不止在济南和山东,在全国也应属于比较少见的近现代水利实体文物,要抓紧申报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完全够格的。

  李铭还建议赵仁福最好请水利专家前来实地考察,以确定如何保护,如何进行池底的防渗堵漏。但是他也提醒,一定不要在没有专家制定的保护方案下,随意对大坝和3块石刻进行修补和上漆等,一定要保持其本来面貌,这样才是对这些文物最好的保护。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拿出保护方案并下拨专项资金进行整体保护和开发,使这处少见的水利文物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其独特的风姿。

  赵仁福和陪同的兴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兴隆街道办事处对这处蓄水池非常重视,已经下拨了一些专项资金,用于池边道路的修建和绿化,以使周边环境更加优美,让这处老蓄水池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