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大港团泊洼水库或有水下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0:27  中国经济网

  天津北方网讯:5月18日,央视直播了“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大家通过电视直播关注水下探宝、关注瓷器出水的同时,也带着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发掘现场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天津就有一位小伙子作为水下考古队员参与了“南澳一号”的考古发掘工作,他叫张瑞,从4月中旬到达考古平台至今已经工作了一个多月,谈起“南澳一号”的探宝感受,张瑞用了惊艳二字来形容。

  张瑞今年31岁,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的家庭。高中毕业后,张瑞考入了西北大学考古系。2003年,大学毕业的张瑞回到天津,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队从事野外考古工作,一干就是7年,其间曾参加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对天津范围内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考证和鉴定,也参加过蓟县小毛庄汉墓文物的发掘工作。

  张瑞说,水下考古比陆上考古还要困难,考古队员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方向感。探摸和挖掘水下文物,每一步都来不得一丝马虎,“这段时间的风吹日晒虽然辛苦,但是我的收获很大,能有这样的机会,我更多的是自豪。”

  水下考古·结缘

  听说水下考古源于一条新闻

  张瑞告诉记者,早在上高中时,他就对水下考古产生了兴趣。1996年,张瑞看到一篇中国南海沉船中被外国人挖走的瓷器在荷兰拍卖的新闻,“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一条沉船遗址中打捞出上万件文物,并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了8000多万法郎。”这个新闻是张瑞第一次听说水下考古,没想到,多年后他能够亲身参与挽救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

  报名参加培训从头学习潜水

  张瑞说,能够参与这次水下考古,他觉得特别幸运。去年夏天,国家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办了专业水下考古培训班,得知消息,张瑞立即报了名。水下考古培训班实施的是3个月的全封闭训练,对张瑞来讲既新鲜又有挑战性,毕竟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过潜水的经历。

  为了圆水下考古的梦,张瑞沉下心来从零学起,起先的一个半月是理论和潜水技能学习,张瑞告诉记者,水下考古最重要的就是潜水能力,好在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游泳,熟悉水性,这对他学习潜水时克服对水的恐惧有很大帮助。

  潜水训练中难度最大的是适应水下压差,从两米、3米、5米,直到下潜到27米的工作环境深度。在下水体验中,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耳朵会被水压压得很痛,很像飞机上压迫耳膜的感觉。

  福建沿海实习水下迷路遇险

  培训的后一个半月里,张瑞和同学一起来到福建沿海的一处宋元古沉船,进行水下考古实地实习。

  第一次实地潜水,张瑞就感觉到了洋流的“威力”。逆流时,潜入容易但前行困难,无法接近目标;顺流时,很容易随波逐流漂离目标。加之水下情况复杂且不确定性强,即使不是险象环生,也总会遇到突发事件。

  张瑞说,他实习时就遇到过在水下迷失方向的险情。那天,他和同伴做好准备工作后下水作业。深水中的能见度很低,即使有照明也只是在一米左右的范围内有效。通常潜水员下潜要顺着引导绳指引的方向,虽然引导绳是固定的,但是为了避免缠绕,潜水员身上并没有绳索与之相连,全靠用手捋着走。然而,潜水员要在水下进行工作不可能手不离绳,而当张瑞放开引导绳作业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引导绳的踪迹。

  张瑞与同伴不停地用手语沟通,两人分头寻找了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了引导绳,险情才得以解除。张瑞告诉记者,潜水时情绪激动是大忌,因为激动会加速人体呼吸,进而大量消耗瓶中的氧气。

  历经百次考验入选“南澳一号”

  经过上百次潜水实践考验后,张瑞成绩突出,被选入“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得以进入考古发掘现场。据他介绍,参加“南澳一号”水下考古的考古队员共有22人,这是他首次进行水下考古实战。

  南澳探宝·讲述

  考验背着40公斤重设备下潜20多米

  “如果不借助一些特殊设备,考古队员根本不能完成水下作业任务。”张瑞告诉记者,水下考古和陆上考古流程差不多,也需要测量、绘图、取物等环节,不同的是,水下考古不仅要背着40公斤重的设备下水,而且20多米深的水下漆黑一片,只有借助照明灯具才能够看清周围环境。为了安全考虑,考古队员们每天的水下工作时间被严格地限定在1个小时以内。

  张瑞告诉记者,每次下潜时,考古队员不仅要承受高于水面数倍的压力,还要承受寒冷水流的冲击。为了在下潜的时候不被洋流冲走、不迷失方向,队员们必须沿着事先设置好的出水和入水的绳索行动,一旦脱离了方向绳索,就得启动浮生袋装置,寻求船上的救援。张瑞所说的浮生袋颜色一般很鲜亮,拴在一个缠着尼龙绳的线轮上,假如考古队员在水下遇到紧急情况,便选择直接出水同时打开阀门为浮生袋充气,使其漂浮到海面上,便于标志自己的确切位置。而考古队员下潜时携带的潜水刀主要是为了完成水下的各种挖掘工作,如果被绳子等缠绕也可用来割绳子。在考古实战中,张瑞又增长了不少水下作业经验,潜水技能也日益成熟起来。

  “南海的水下能见度比东海要高一些,可能与这里的水流大、水流急有关系。”张瑞告诉记者,深海中阴暗寒冷,这次南海考古中,水下考古队员不仅配备了5毫米到7毫米厚的保温防护服,还配备了高浓度氧气瓶。张瑞说,这是一种新的高科技潜水装备,因为氧的浓度约为35%,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而且可以大大增加在水中逗留的时间。

  惊艳第一眼见青花瓷感觉太震惊了

  自从今年4月中旬到达“南澳一号”工作平台后,张瑞每天坚持记潜水日志,第一次和“南澳一号”的亲密接触让他至今惊叹不已。那天,张瑞第一次下到“南澳一号”沉船所在的开放水域,水温较低,能见度适中,让他感觉很顺畅。那次潜水主要是为了调整设备,适应水流水温和能见度,以及和潜伴金涛、丁见祥等的配合,当下潜到水下25米处时,他们看到了沉船处大量的青花瓷器。先前虽然在福建的宋元古沉船上见到过瓷器和陶器,但“南澳一号”上瓷器数量之多、精致和完好程度无不令张瑞震惊。在巡游中,他见到一个完整的小杯独立地浮在淤泥处,于是将其带出了水面。这一次,是张瑞与在海底沉睡了四百余年的“南澳一号”古沉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如今回忆起来,他仍用“震惊”“壮观”来描述当时在水下见到成片青花瓷器的那一刻。

  在“南澳一号”的考古发掘中,张瑞在工作平台上也会参与整理各种出水的器物。此次收获的文物件数很多,而且完整性和精美程度都很高。张瑞表示,自己对那些上面装饰了文字和故事图案的青花瓷印象非常深刻。

  据悉,“南澳一号”水下考古第一阶段有关沉船装载物的发掘预计在6月底或者7月初结束,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就是船体的发掘出水。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结束后,张瑞将撤回进行休整,至于第二阶段是否参与发掘,等中心的工作安排出来后才能得知。

  天津“水下探宝”即将开始

  去年12月底,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率先启动了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时隔半年,第一阶段的动员和文物线索征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近年来,随着“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沉船发掘取得成功,水下文物的发掘保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拥有153公里的海岸线和3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北大港、于桥、团泊洼等大型水库以及尔王庄等中小型水库,极有可能存在丰富的文化遗存。天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这项工作,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经有两名考古队员具备专业的水下考古作业能力,一名是张瑞,现在正参与“南澳一号”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另一名叫甘才超,现在正在宁波参加水下文物探摸考古工作。此外,天津曾经邀请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专家为天津各区县的文物普查队员讲授了水下文物普查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梅鹏云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年曾有沿海渔民反映,在渤海湾中打捞出古代器皿,说明渤海水域很可能有水下文物存在。如今,滨海的开发建设中不少的项目涉及抽淤、填海等,一些文物遗存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掩埋。水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因此,在天津部分地区展开水下文物普查十分必要。梅主任告诉记者,水下考古分为线索征集、线索筛选、初步水下探摸、挖掘考古等几个环节。收集上来的水下遗存线索有虚有实,要在进行了水下探摸后才能确定规模,从而论证其保护和发掘价值。

  目前,天津水下文物普查工作进入线索征集阶段,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和发放资料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希望海上作业单位和海滨的渔民等能积极向文保部门提供水下文物的线索,帮助摸清天津水域水下历史文化遗产家底,再进一步探查和发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