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拍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05: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卯生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热,加大了拍卖公司间的竞争,有实力的拍卖公司通过拼拍品质量、拼服务、拼客户群体等方式争相“分瓜”有限的拍品资源,占据了拍卖市场的主流。而在他们的边缘,生存着很多小型拍卖公司,它们中的一部分知假卖假,以次充好,却繁荣地生存着。是什么“养分”补给着这些艺术市场的隐患?又是什么为他们打开了一条条的“放生”之路?

  何谓小型的拍卖公司(以下简称小拍),顾名思义,就是指公司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管理和操作欠规范、征集的拍品质量较差、客户群体层次较低、服务水平低的小型拍卖公司。然而在拍卖公司如此之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为什么还有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成立?数量众多的小型拍卖公司是怎么和大的拍卖公司竞争的?他们是如何盈利而生存下来的?据笔者所知北京的小型拍卖会总是一场接着一场,有时同一天就有好几场小型拍卖会,小型拍卖公司总是乐此不疲,他们的买家们也仍然是东奔西跑的到处赶场子。

  小拍市场为何这样“欣欣向荣”?是因为市场太好,买家的需求量太大,还是因为小拍拍品质量高呢?笔者因多年深入艺术品市场第一线,对艺术品市场有过较多的研究,现以书画艺术品拍卖为例,披露北京小型拍卖公司的市场操作手段。

  一、小拍里的 “大文章”

  1、画里工夫

  眼下市场赝品充斥,小型拍卖公司赚钱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买家爱捡漏、捡便

  宜的心理,通过卖假画赢取暴利。书画市场上假画横行,恐怕只要是稍稍对此行有些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的,可是众多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买家们并不知道现在假画都已经仿到怎样一个水平,仿到怎样一个范围,在小拍市场上占到怎样一个比例。有的买家说:“我就不信拍卖会上几百张画中,碰不到几张大名家真迹”,“这种名头的画家不可能有假”云云。其实这就正中了卖家的圈套。

  现在假书画的作假水平很高,已是团体化作假,但就小拍而言基本上并没有太多的高仿书画,这类足以乱真的高仿书画往往成本也很高,较多出现在大拍中。可是买家在小拍中往往容易让并不高明的仿品所迷惑,并主动掏钱包。

  不论书画家名头大小,只要其作品有市场,能卖钱就有人造假,在行里就有些专造名头并不大的,比较冷门的地方小名家书画的假。引用一句造假画者的话:“只要你说得上名头的就能给你造出假来。”

  一场小型拍卖的所有拍品中有95%是假画;剩余5%的真画中有九成是买家明知是真画也不会买的,因为名头太小,

  买来没什么价值,还有一成是漏。但是买家不一定捡得到,因为那是拍卖公司拿来撑门面的,一般不卖。

  假画的种类和出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行货 :书画界行内将仿制水平较低的一类假画称之为行货。除了水平较低的特点,行货还有其突出的特点:名头广、数量大、成本低。成本在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小拍中的书画拍品以行货为主,所占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行货有着区域性特征,可分天津行货,南京假画,安徽仿品,潘家园货和其他地区仿货。

  其中以天津行货最为出名,且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鼓楼地区。天津所造假画对象以近现代京津画派的画家居多,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陈半丁、陈少梅等大名家,也有当代著名画家如黄胄、范曾、刘大为、何家英、王明明等人。

  其次是南京假画,主要集中在南京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等地,所仿以金陵画派钱(钱松喦)宋(宋文治)亚(亚明)魏(魏紫熙)、傅抱石、陆俨少、陈大羽等画家和当代江浙、上海地区程十发、范扬、吴山明等当代画家的画作为主。

  焦点

  Focus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