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热衷收藏的人是越来越多,一件看似平常的摆设一旦与历史扯上关系,就会被看作是古董,身价暴涨;一块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的石头,因为权威部门或者权威人士的品评,就会天上地下,转瞬间身价大起大落。于是,近年来由收藏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有买了假古董要求退一赔一的,有鉴定异议要求赔偿的。仅徐汇区法院日前就审结了两起与收藏有关的官司。
苹果水盂引发两场诉讼
美籍华人大韦是个古玩爱好者,经人介绍结识了古玩收藏者谢先生。谢先生表示有一件祖传的“大清康熙年制苹果水盂”愿意出售。去年4月,在看过谢先生委托北京一家文物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后,双方以9000美元的价格成交。然而,当大韦在朋友们面前“献宝”时,却有行家对这件苹果水盂出自大清康熙年间提出质疑。嗣后,大韦多次找谢先生理论要求退货赔钱,都被谢先生拒绝。于是,大韦到处指责谢先生是个大骗子,还雇人跑到谢所居住的楼道内张贴:“骗子夫妻还我血汗钱”等标语,接着又一纸诉状告进法院要求对方退货退款,并赔偿9000美元。谢先生也不甘示弱,回敬了一份诉状,请求法院判令大韦立即停止毁损名誉的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大韦诉称,当初自己买苹果水盂看重的就是清朝康熙年间制造。9000美元不是个小数目,完全是冲着谢先生承诺和所谓的鉴定报告。谢先生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不惜以欺诈的手段串通商业机构制作虚假的鉴定报告。谢先生则辩称,苹果水盂确实经过权威部门检测鉴定,自己并未承诺苹果水盂一定是康熙年间制作。相反,大韦不分青红皂白以张贴标语等方式故意毁损被告名誉,甚至还扬言威胁如不还钱就要挑断脚筋、敲断脚骨。这种言行不但严重干扰了被告的正常生活,还造成很大的精神伤害。
法院认为,鉴定报告仅对苹果水盂成分作出检测,并未得出是否清朝康熙年间制造的结论。作为古玩爱好者理应能对鉴定结论的意思作出正确判断。交易是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实物及鉴定报告完成的,不存在欺诈的情况,大韦先生的主张难以支持。双方发生纠纷后,大韦先生采取了不理智的方式毁损他人名誉。据此判决大韦先生赔偿谢先生精神损失1000元。
|法|官|点|评| 古董作为特定物,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收藏本身就具有风险,而收藏物的交易更具有风险。收藏物和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的价值,一般的商品是基于它的使用价值而衍生出交易价值;而收藏物却是因承载的历史、文化积淀、审美情趣等因素决定交易价值。作为收藏者,在交易过程中当然要有一定的合同意识。而作为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收藏者还应具备相当的学识修养和道德修养,那种以毁损他人名誉的泄愤报复方式是不可取的。
一只手镯两个鉴定结果
无独有偶,严女士也曾为一只翡翠手镯烦恼过。2005年夏天,喜好收藏珠宝的严女士偶然见到一只翡翠手镯,润而不腻,亮而不芒的品相令她爱不释手。按照多年的收藏经验,这只镯子当属上品。不过为保险起见,严女士请一家检测中心对翡翠手镯作了等级鉴定。鉴定结论确定这只翡翠手镯为天然A货。严女士便毫不犹豫地以8000元的价款将这只翡翠手镯收入囊中。
今年年初,严女士要将这只翡翠手镯出售。她带着手镯和当年的鉴定证书来到上海一家珠宝店寄售,双方初步约定寄售价格为40000元。其间,珠宝店委托同一家检测中心重新鉴定,鉴定的结论却是该翡翠手镯为处理后的B货,而并非天然A货。
同一家检测中心对同一只手镯的鉴定结论截然不同,市场价格一下子跌了下来,严女士郁闷至极,她将检测中心告上法院。她认为,检测中心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实验室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宝玉石检测权威机构,但正是由于被告的鉴定失误,才导致自己与珠宝店的寄售合同无法继续正常履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20000元。检测中心认为,涉案的被鉴定物应当是特定物,具有唯一性。时隔三年有余,原告所称之被鉴定物是否为原物实难查考,原告也没有证据证明该被鉴定物是唯一的,排他的。因此,原告就同一只翡翠手镯却有两种鉴定结论的指责缺乏法律依据。最后经法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被告一次性补偿原告5000元。
|法|官|点|评| 收藏物的真伪、优劣及品质所形成的巨大价值落差是一般商品所无法比拟的。然而收藏物的鉴定难度很高,诸如收藏物的年代、内在成分、质地纯度等,现有的科技手段有时还不能满足全部鉴定要求,常常需要借助经验。而经验的介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异议,由此发生这方面的纠纷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倡导的是,进入收藏市场交易,要理性交易。一旦发生争议,则应理性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