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宝兽首追索:出声容易出路难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 10:27  新华网

  新华网2月24日电( 闫帅南 )北京时间24日的凌晨,从巴黎大审法院传来的消息并未给忙碌焦灼数日的中国赴法律师团和牵肠挂肚的国人带来任何振奋,更多的是意料之中--圆明园兽首的拍卖将如期开锤。国宝的"解救之路"再添荆棘。

  因"国耻"成"国宝"

  法国媒体自豪地将巴黎佳士得公司的这场拍卖称之为"世纪拍卖",然而国际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报道中点明:佳士得拍卖的鼠首、兔首铜像出身--中国圆明园,获取方式--劫掠。

  出身圆明园让这对颠沛海外的文物披上了"国耻"的意味,如今"鼠首""兔首"将在法国被拍卖的消息自然把人们拉回那"野蛮与耻辱"的年代,很快点燃了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由近百人组成的律师团赴法的追索行动也备受瞩目。阻止拍卖、归还国宝--在劫掠文物回归的问题上中国第一次响亮发声。

  手持"人权" 贼喊捉贼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兽首铜像的拍卖方和持有人态度似乎开始软化,表示同意归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兽首持有人皮埃尔·贝尔热竟公开地开出条件:愿将铜像送回圆明园,但要让达赖回西藏。

  贝尔热的"敲诈"引起了国际媒体对中法关系的关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2日称贝尔热的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

  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张祖谦说:"拿所谓的'人权'来要挟中国,当年英法联军侵略掠夺时何曾想过人权。"法国网民对此也展开热议,有法国网友这样写到:只要稍稍回顾一下文化历史,就觉得脸上无光,为我们的祖先羞愧。

  贝尔热本人甚至承认:"这很明显是勒索,但我接受这种做法。"俗话说:偷来的锣鼓打不得,皮埃尔·贝尔热此番却敲得如此卖力,把"圆明园文物"与"人权"扯到一起。明知理屈,却仍拿人权的挡箭牌喊捉贼,这类的闹剧只能给国际舞台增添笑料,无它。 

  2亿天价 买不买?

  西方收藏界怀着借拍卖文物"狠宰"一通的野心,将兽首价格一路抬升到1000万欧元一件,也就意味着中国如果回购这两件文物需要花近2亿人民币。这远远超出文物本身价值的数字无疑是在利用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再次掠夺。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生动的诘问:"比如我们家里让贼偷走一件东西,我们却要再高价买回来?"

  中国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不会采取回购的方式买回属于我们的东西,拍卖战争掠夺文物,于情于理不能接受。

  在一项网络调查中,超过九成的中国网友认为,不应买账,尽管现在国家富强有能力购回流失文物,但仍不能让投机者利用中国人爱国热情。

  "出声"容易 "出路"难觅

  据文物保护专家介绍,中国追索文物有法可依。中国1995年签订了国际公约承诺不再追究在其领土之外的超过50年的流失文物,公约同时也规定,任何被掠夺的文物都应归还。

  中国律师早就看到了诉讼的形势对中方不利。首先单纯以1995年的公约此作为法律依据似乎势单力薄,如英美等国并没有签署这一公约。其次,有关文物问题的国际公约都规定了时效,而1860年发生的"抢劫案"到现在早已超出时效。

  华人律师任晓红表示,这场官司非常难打,很多结果是可预料的,无论输赢,诉讼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唤起欧洲民众对中国流失文物现状以及历史的意识。

  在欧洲的法庭上仅靠讲述痛心的侵略史无法挽回国宝,中国律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远赴重洋对掠夺文物归还问题发出声音,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流失文物的追索道路注定漫长且艰难,但责无旁贷。

    相关专题:

    圆明园兽首该高价买会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